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施工 查看内容

周庄人正在毁周庄?(图)

2001-11-2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0| 评论: 0 |来自: 网络

简介:  近日,记者就此采访周庄后发现,人为性的破坏相当严重,周庄不仅仅需要一部法规,居民对古镇的保护意识也亟待提高。   我家的房子随便搞   周庄的房产80%为镇集体所有,另外20%是私房。由于这里游人很多,生 ...

  近日,记者就此采访周庄后发现,人为性的破坏相当严重,周庄不仅仅需要一部法规,居民对古镇的保护意识也亟待提高。
  我家的房子随便搞
  周庄的房产80%为镇集体所有,另外20%是私房。由于这里游人很多,生意好做,一般小店一年三四万元,所以很多人背着管理部门偷偷破墙、破窗开店。他们的理由往往是:这是我家的房子,用不着镇上管。
  周庄的门窗原有一百多种风格和式样,如吊大门、水墙门、屏风门、遮挡门、角门、墙门,吊大窗、海棠窗、板窗、顺风窗、元宝窗等,由于人为破坏,导致很多样式见不到了。其中因为做生意,角门、元宝窗被毁坏最多。
  “野导游”满天飞
  一进周庄,就不断有当地妇女向游人迎来,这些就是当地人俗称的“野导游”。在周庄走一圈,就有近20名“野导”要记者接受她们提供的导游服务,“辛苦费”从20元到50元不等。在大门口,如果你接受她的导游服务,她还能帮你逃避景点门票,当然这样的费用得高一点。
  据当地旅游部门估计,经过培训有证的导游不过三十多人,而这些无证的“野导”超过此数的两三倍。
  想拍照,拿钱来
  周庄人气最旺的一条街是过去迷楼所在的中市街,但现在因为“双桥”由陈逸飞入画后,连国家领导人游周庄,都要在此“拍照留影”,这里端着相机的游人一个接一个,要找一个上佳的角度得排队才行。
  记者把镜头对准不远处一名围着花头巾的当地妇女,拍下她行走中的背影。记者闪光灯一闪,她转过身来,径直走到记者跟前,伸出了手,向记者要5元钱,经过讨价还价,付了3元。她告诉记者,那是向你要肖像“使用费”。
  “民间歌手”赶场子
  周庄以前没有的“街头卖唱”也出现了。不论是在白天,还是在晚上,单个的,男女成双的卖唱人,或提着二胡,或摇着小铜铃,在各条街上“赶场子”。河道旁,小桥边,只要有游人的地方,总少不了要给你“助兴”的周庄“民间歌手”。
  大约午饭时分,在双桥边记者看到,一名中年妇女在一中年男子二胡的伴奏下,唱起“人人都说周庄好”的周庄小调。记者好奇地放慢了脚步,仅听了十几秒钟,便有人走到记者面前要钱,记者加快脚步,还是被她追上,要走了5元钱。
  保护民风比保护青砖黛瓦更难
  周庄人怎么变得这么俗?一名社会学家指出,保护周庄,不应仅仅停留在对古建筑的保护上,人类的文化遗产不仅仅是青砖黛瓦,应有以外的东西。
  不久前,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就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立法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特别提到周庄。因旅游开发过度而造成的建设性破坏问题。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