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城市建设 查看内容

城市建设要“面子”更要“里子”

2005-10-21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711| 评论: 0

摘要: 在城市建设和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活动中,苏南有许多地方正在呈现一种可喜的变化:无锡开始启动了对全市529条小街小巷的三年专项整治行动;南京则把城市管理的重点向1200多条街巷延伸,花巨资改善市容市貌,建立专门的 ...
在城市建设和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活动中,苏南有许多地方正在呈现一种可喜的变化:无锡开始启动了对全市529条小街小巷的三年专项整治行动;南京则把城市管理的重点向1200多条街巷延伸,花巨资改善市容市貌,建立专门的管理队伍,直至政府埋单为民宅“平改坡”等。

  近年来,许多城市的建设步伐加快了,城市的面貌变新变“洋”了,但这仅仅是指一座城市的整体形象而言,换言之,城市的“面孔”是变美了。譬如:人们进城时发现,下了长途客车或火车,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十分气派而漂亮的汽车站、火车站;进入闹市区,两侧的高楼大厦让人目不暇接;那宽广、漂亮、设施齐全的市民广场和休闲中心等则更是令人叹为观止!然而,谁会想到,当你走出广场、商场,离开闹市区的主干道而进入背街小巷后,却是另一番与之截然相反的感觉!诸如街巷路面坑洼不平,两侧违建比比皆是,垃圾箱蚊蝇孳生,小巷口污水横流……显然,这些“藏在里面”的东西与主干道宽广的马路、两侧漂亮的楼宇等“露在外面”的景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人们通常将一座城市的主干道两侧、闹市区、繁华街道、市民广场等视为城市的“面子”,而将背街小巷、边远小区等视为“里子”。人们将一座城市的“面孔”建设称之为“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而广大市民真正在乎的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面子工程”,真正与市民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则是面广量大的“里子工程”。数以百计千计的背街小巷乃至“边角旮旯”的改造和建设,使之彻底改变以往的“脏乱差”。殊不知,一座城市的文明卫生创建工作做得如何,市民百姓最有评判权,因为他们才是城市的主人,也是城市建设发展中最直接的受益者。再说,文明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成效优劣的标准是什么?笔者认为最终的落脚点应当首先是市民满意不满意。广大市民满意了,创建工作才能成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文明社会的一项真正的“民心工程”,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由此可见,我们在文明卫生城市的创建中,既要花大力气抓好所谓的“形象工程”,同时又要对背街小巷乃至“边角旮旯”的改造和建设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百姓的一句俗话说得最恰当不过了——“要‘面子’,更要‘里子’”!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