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施工 查看内容

四个月前就发现裂缝——追问宜宾垮桥事件(1)

2001-11-15 08: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7| 评论: 0 |来自: 网络

简介:  5月份还说没问题,怎么半年就垮了?   使用11年就到了设计的寿终正寝的年龄?   至关重要的17对钢绳11年来果真无从下手检修?   大多数危险是在瞬间降临的,让我们猝不及防。但危险大多数不是瞬间产生的, ...

  5月份还说没问题,怎么半年就垮了?
  使用11年就到了设计的寿终正寝的年龄?
  至关重要的17对钢绳11年来果真无从下手检修?
  大多数危险是在瞬间降临的,让我们猝不及防。但危险大多数不是瞬间产生的,它们可能潜伏酝酿了很多年,比如宜宾南门大桥的垮塌。可能是设计问题,可能是施工质量问题,可能涉及腐败,也可能涉及渎职,但在问题揭露之前,我们只知道桥垮了。我们对这桥11年来所有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我们对这些一无所知,我们就对潜伏在我们身边的凶险一无所知。
  在对宜宾垮桥事件的采访中,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知道”,然后就是,事故的原因正在分析。尤其对这桥的设计流量和实际运行状况,几乎所有知情者都讳莫如深。
  宜宾有多少市民能知道这桥如今的车流量已比建成之初翻了30倍?有多少市民能知道这桥上至关重要的17对钢制吊杆因被套在套管里而11年没得检查?我一直相信这桥的垮塌在11年前就埋下了伏笔,垮塌的危险潜伏了11年,但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我们便无从监督。
  宜宾不是第一次垮桥,尽管曾经垮的是建设中的桥,但垮塌的原因至今也没有官方的说法。这回南门大桥垮了,众目睽睽之下,说法应该会有,但当我们听到说法的时候,我们已经承担了不该承担的风险,付出了代价,甚至是生命的代价。
  政府最不该说的就是“不知道”。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知道而说“不知道”,是漠视百姓的权利,倘若真的不知道,就是渎职。
  我们需要更多地认识我们的生存环境,知道我们可能面临的凶险,然后参与决策,然后实施监督。
  四川宜宾的南门大桥在投入使用的第11个年头上成了宜宾的一个景点。
  宜宾的几百万市民走这桥走了11年,却很少有人仔细欣赏过它。11月7日凌晨4点半,这桥突然断了,十几二十分钟里,南门大桥从南到北3次垮塌,给两端桥面留下40米和20米的两段空白,南门大桥成了悬桥。自此,这座横跨金沙江的拱桥就开始不分昼夜地接受百姓审视的目光。
  -照相摊点推出以断桥为背景的“风景”照项目
  11月10日晚,记者到宜宾,自此至昨天下午发稿,记者十数次经过南门大桥,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无论在南门大桥的北桥头还是南桥头,总是聚集着很多人,白天多至上百,晚上还有十余,其实这已是大桥垮塌的第3天之后。当地市民说,开始一两天里,来看断桥的人有成千上万,不仅有两岸市区的市民,还有周边地县的乡亲。记者看到,有人甚至拿了高倍望远镜仔细观察断桥的细节,而桥南的一个照相摊点,更是适时推出了以断桥为背景的“风景”照项目。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