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移民建镇工程改善江西人居环境 ^^^^^^^^^^^^^^^^^^^^^江西省移民建镇工作指挥部 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连续的强降雨席卷了我省大部分地区,山洪肆虐,河水猛涨,水库暴满,870多座圩堤决口,大片农田受淹,400多万间房屋倒塌,159万人无家可归,数以万计的牲畜被洪水吞噬,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主达384.64亿元。 我省的灾情牵动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江泽民总书记冒雨视察江西,朱iF基总理三次踏上受灾的红土地。在抗洪抢险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刻,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封山植树,退耕还林;平垸行洪,退田还湖; 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干圩堤,疏竣河湖“的指导方针,国家下达给我省的第一期移民建镇任务为平退圩堤234座,移民11.5万户、46.75万人,补助资金17.3亿元,移民户数和祖资金分别占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总和的49.4%和49.6%.赣鄱大地迅速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工程。 为组织实施好这场史无前例的移民建镇工程,江西省委、省政府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1998年9月9日朱iF基总理率国家有关部委的负责同志来江西现场办公后,省委、省政府立即对全省移民建镇工作作出部署,成立了江西省移民建镇工作指挥部,确定了分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责任,多次召开全省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工作会议,研究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提出建设思路,部署今后工作。为确保受灾群众安全过冬,省政府提出“10月中旬动工,年前先盖一层,两年完成任务,力求配套完善”的工作目标,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有移民建镇任务的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广泛发动和紧紧依靠移民群众,在沿长江、鄱阳湖地区实施移民建镇工程的过程中,打好了一个又一个的漂亮仗,创造了江西移民建镇的新特色。 通过3年来的艰苦努力,我省第一期移民建镇任务已基本完成,新(扩)建的37个集镇、150个中心村、856个基层村中的11.5万户移民建房已盖至一层以上,并已搬迁入住。 供电、供水、邮电通讯、道路、排水、绿化、环卫、学校、医院、敬老院等基础设施初步配套,各地的移民建镇工作已于2000年4月通过了省组织的验收考评。 回顾第一期移民建镇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有: 1、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在移民建镇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坚持走群众路线,注重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各级政府层层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层层组织学习培训,层层抽调干部下乡。1998年10月,省委、省政府决定从省、市、县三级抽调万名机关干部组成工作组,由厅(局)长带队,自带背包,深入灾区一线,吃住在乡村,历时3个月,在移民群众中广泛开展“三个宣传”:宣传中央领导对江西人民的亲切关怀,增强吸引力,同时讲清“两个态度”:一是千载难逢不错过机遇,二是说服引导不强迫命令。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也经常深入灾区,亲自给群众作动员。通过宣传动员,中央的方针政策深入人心,广大移民群众抛弃了故土难离心、故居难舍的思想,迸发出巨大的热情、60多万名群众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移民建设工作之中。 2、以规划设计为龙头,着务提高建设品味。为彻底改变灾区村镇的落后面貌,建设一批高品味的新型村镇,我省高度重视移民建镇的选址布点和规划设计工作,明确提出“无规划不准建设,无设计不准施工”。经过认真调查研究,确定了移民建镇的“两条水位线”。即:民要迁出湖区,移民建镇;所有移民建镇点都必须选择在相对湖口水位吴淞高程23米以上。要求各地严格按此水位线进行选址布点和核定移民对象;然后科学编制移民建镇点的规划。在建设部的支持下,先后组织了省内外30多家规划设计单位的近千名技术人员深入灾区,帮助各地编制灾后重建村镇规划。省建设厅还组织百余名专家精心设计了21种户型的灾后重建村镇住宅通用图集,印刷2700册无偿分发到各移民建镇点,供建房户选用。从而使大规模的移民建镇工程上了档次,提高了水平。 3、以分户建设为核心,不断完善政策法规。按照中央“32字”指导方针,结合江西实际省政府确定全省移民建必须遵循“三统一分两严格”的原则。即:“统一组织规划设计,统一组织施工队伍,统一组织建筑材料;分户建设和结算;严格质量监督,严格资金管理”。其核心是分户建新房、拆旧房,分户结算移民建镇补助资金,不搞统包统建。实践证明,这样做有效地防止了腐败行为,极大地调动了移民建房的积极性。在移民建镇过程中,我省十分注重政策的研究与制定。1998年11月,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灾后得建、根治水患的决定》,要求从江西的实际出发,立足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人民群众的安居农业,当前与长远结合,恢复与发展结合,治标与治本结合,治穷与致富结合,确保田地退得出、灾民移得动、村镇建得快、群众富得了。同时,还确定了以减免税费为主要内容的8项移民建镇优惠政策,该政策的实施不仅促进了移民建镇进度的加快,而且使每户移民建房减少了3000元以上的开支,充分体现了政府让利于民的态度。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2000年12月,省政府又发布了102号令,即《江西省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若干规定》,以立法的形式进一步规范全省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工作,使之逐步走上治轨道。此外,省移民建镇工作指挥部及各地政府还根据各个时期的工作实际下发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保证了移民建镇工作的顺利实施。 4、以质量安全为重点,切实加强监督管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为切实抓好移民建镇工程质量,省政府下发了《江西省移民建镇工程质量责任制若干规定》,明确了移民建镇工程质量的责任主体,建立了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健全了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网络。从省、市、县抽调了近千名质监员常驻各移民建镇点,对移民建房和基础设施工程质量进行跟踪监督,并与补助资金发放相挂钩,质量不合格、存在安全隐患的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暂缓发放建房补助资金。 省、市、县还经常组织技术人员对各移民建镇点的工程质量、安全进行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个别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房屋予以强制拆除,避免了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5、以拆除旧房为关键,全面完成移民任务。拆除旧房是考核移民建镇是否真正取得成效的重要标准。坚决制止建新房、留旧房,防止移民返迁,是确保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指导方针取得实效的基本要求。我省在移民建镇过程中认真抓好旧还基工作,省移民建镇工作指挥部下发了《关于认真抓好移民建镇旧房拆除工作的通知》,并将拆旧还基列为验收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常派员检查督导,各地也采取了积极措施,边建边拆,加大拆旧力度。一是宣传动员引导拆; 二是党员干部带头拆;三是补助资金挂钩拆;四是诉讼法律强制拆。由于决心大、措施硬,使拆旧还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各地第一期移民的旧房已基本拆除,旧宅基已还耕还湖,为实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工程措施扫清了障碍,也为全面完成第一期移民建镇任务奠定了基础。 通过3年来第一期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的实施,我省沿长江、都阳湖地区的人居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行蓄洪能力有了明显增强。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半个世纪以来,大规模的围湖造田运动使鄱阳湖的面积减少了1/4.通过实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将使鄱阳湖的行洪面积由3900平方公里增加到5100平方公里,蓄洪容积由298亿立方米增加到365亿立方米,基本恢复到1954年的水平,鄱阳湖区的抗灾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治理水患的愿望得到了实现。 二是村镇面貌有了明显改观。我省第一期移民建镇共新建住宅1295万平方米,其他建筑268万平方米,移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原来不足20平方米提高到27.7平方米,家家户户实现了电通、水通、路通、邮通,人均道路面积达25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5平方米,高于同期全省村镇平均水平。通过抓示范村镇的建设,带动了全省移民建镇工作,已初步建成一批选址安全、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计新颖、设施配套、质量可靠、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型村镇,彻底改变了湖区村镇建设的落后面貌。 三是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过去的鄱湖地区,河床淤塞,鱼虾剧减,十年九灾,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如今的鄱阳湖,山青水秀、侯鸟飞翔,鹅鸭成群、鱼吓满塘,野生动物的多样化,体现了人和大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为江西旅游资源的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四是健康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由于鄱阳湖水患不断,长期居住在湖边低洼地带的农(居)民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者较多,加之湖区血吸虫子病盛行,生活环境较恶劣。 实施移民建镇后,将农民迁出湖区,另择高地建房,彻底摆脱水患之若,血吸虫病的感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居住条件的改善促进了农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五是灾区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国家投巨资实施移民建镇,拉动了内需40多亿元,同时为近13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有力地促进了灾区经济的发展。为落实移民生计问题,我省提出了灾后“一年安置,二年恢复,三年发展”的总体目标,通过改革耕作制度,大力发展避洪农业、畜牧水产养殖业、扶持龙头加工企业和引导农民进城,发展二、三产业等措施,引导广大移民群众发展生产,逐步走上致富之路,移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的改善。 实施移民建镇工程,是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江西通过移民建镇,使鄱阳湖区近47万移民告别十年九灾的旧田园,迎来风雨无忧的新生活; 告别低矮潮湿的旧平房,住进宽敞明亮的新楼房;告别脏乱差的旧村落,建起了干净、整齐、优美的新村镇,实现了规划设计的新跨越、彻底改善了沿长江、鄱阳湖地区的人居环境,为江西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江西的移民建镇倍受中央领导的关怀和新闻媒体的关注。 2001年6月2日,江泽民总书记第五次来江西视察工作,专程到水修县立新乡黄婆井中心村,了解灾后重建情况,并深入移民家中和他们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 江总书记对江西的移民建镇工作予以肯定,并表示:“只要我们始终关心群众,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就一定能够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也就一定能够带领群众创造出新的业绩”。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建设报等新闻媒体多次发表有关江西移民建镇的文章和消息,对江西灾区人民重建美好家园带来了鼓舞和鞭策。如今的赣鄱大地,一幢幢新房拔地而起,一个个灾后重建村镇相继建成,处处生机盎然,村村欢声笑语,移民群众发自内心地感谢党、感谢政府,移民建镇树起了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又不一座丰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