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开的2001年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融资研讨洽谈会上,国家计委投资司副司长孔令龙说,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十五”期间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水利建设将加强大江大河大湖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和综合治理,特大城市要防御100年一遇以上的洪水,大城市防御50年一遇洪水,中等城市防御20-50年一遇洪水,重点海堤防御50年一遇潮水位加8.12级风暴潮。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万平方公里;对大型灌区进行节水改造,新增农田灌溉面积3000万亩,增加草场、林果灌溉面积1600万亩;开工建设眠江紫坪铺、淮河临准岗、澧水皂布、嫩江尼尔基等一批主要江河水利控制性工程。继续抓好三峡工程建设,尽早开工南水北调工程。 交通运输领域在“十五”期间的任务是建立健全畅通、安全、便捷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公路方面,要全面贯通“三纵两横”国道主干线,加快以“五纵七横”为重点的公路国道主干网建设,全国新增公路通车里程2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万公里。在全国形成数条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高等级公路大通道;铁路建设的目标是,新建铁路约7000公里、电气化改造5000公里,建设和改造“八纵八横”铁路主通道约34000公里,扩大西部铁路网,建设青藏铁路和京沪高速铁路;港口建设方面以优化港口布局、调整泊位结构为主,加强沿海大型集装箱和专业化散货运输系统,建设上海大型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沿海深水泊位140个,新增吞吐能力26亿吨。改善内河航道里程3350公里,增加内河港口吞吐能力2500万吨;民航方面要建设重点支线机场并向西部地区倾斜,新建约40个西部支线机场,完善北京、上海、广州等枢纽机场和干线机场。 能源建设将注重发挥资源优势,优化能源结构,实施西气东输工程,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加强城乡电网建设和改造,实施西电东送工程,调整电源结构,积极发展水电和坑口大机组火电。 “十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解决城市水、电、气、热等制约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改善的关键性问题。据测算,“十五”期间城市日供水能力要新增4500万立方米,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约2600万立方米,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要达到45%,5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污水集中处理率要达到60%以上。城市累计新增民用天然气年供气能力90亿立方米、集中供热面积5亿平方米,城市燃气普及率提高到92%.电话普及率达到65%.新增城市道路3万公里,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武汉、成都、重庆、长春、沈阳、天津、大连等十几个城市建立健全轨道交通、快速干道等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十五”期间要加快实施城镇化战略。继续加强农村道路、供水、电网、通信、广播电视等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和市场条件。 “十五”期间,我国要强化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使城乡特别是大中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严格控制和治理工业污染,加快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加强环境保护关键技术和工艺设备的研究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