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施工 查看内容

关于我国建筑企业结构优化(1)

2001-11-28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70| 评论: 0 |来自: 网络

简介:  1.前言   1.1建筑业企业结构优化   建筑市场中各类建筑业企业数量、规模、素质和份额上配置的合理化,按照规律,进行量和质的调整,以达到保证公共安全、资源优化配置、提升效率和效益的目的。   1.2建议 ...

  1.前言
  1.1建筑业企业结构优化
  建筑市场中各类建筑业企业数量、规模、素质和份额上配置的合理化,按照规律,进行量和质的调整,以达到保证公共安全、资源优化配置、提升效率和效益的目的。
  1.2建议的理论依据
  包括现代产业组织理论、自组织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制度经济学。采用了哈佛学派的SCP分析理论框架,并以集中度分析、壁垒分析为主要的理论分析手段。
  2.我国建筑业及其结构概况
  2.1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由1978年3.8%上升到1999年的6.6%,年平均增长12%左右,比GDP年均增长速度9.8%高出2.2%,呈现强劲的发展态势。
  2.2我国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近年来占GDP的比例(即投资率)在30~35%,其中建设投资约占到65%,占GDP的19.5%~22.5%,与日本的20%很接近的,日本称其建设业为主干产业。而且美国的建筑业产值1997年为8586亿美元,增加值3838亿元,从业人员占全产业的7%,仍是美国的支柱产业。我国的建筑业1999年产值为15151亿元,占GDP的18.5%,对其他产业的拉系数达到1.98.因此说我国建筑产业大有发展潜力和前途,只有夕阳的技术和管理,并没有所谓的夕阳建筑业。
  2.3专业化发展不足
  对全国和各省市调查1999年全国有917万个建筑企业(含农建队),有资质企业中74%为综合性企业。专业化水平极低,总体效益也低,这与企业结构不合理有密切关系。
  2.4建筑业过度竞争
  当前我国建筑业总体上生产力过剩,竞争过度,而且竞争格局无序,建筑业企业“大而全,中而全,小而全”大而不强,小而不专。综合企业过多,专业发展甚是不足,资源配置趋同,规模经济效益不明显,劳务素质极低,合理有层次的企业结构远未形成。
  3.建筑业企业结构优化的必要性
  3.1结构高调整的需要
  我国建筑企业面临结构调整,也面临着全国性结构调整的艰巨任务,早已成为买方市场行为,存在着类似“纺织压锭”、“钢铁压产”的问题。需要通过优化建筑企业结构,压缩冗余生产能力,达到供求平衡,实现合理布局和分布的集约化经营,寻求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3.2加入WTO的需要
  我国加入WTO后,国外强而有力的承包商对我国建筑业的冲击,首当其冲的是总包市场,据我们另一项“国际大型承包商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课题中,六大竞争力(市场力、人才力、技术力、资金力、组织力、形象力)的综合评价得分,中建才达到国际一档(美国福陆丹尼尔、日本大成)的51.20%,因此,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大型建筑企业集团,达到提高我国建筑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未完待续)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