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事关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它直接影响到环境质量和投资环境,处理不好会对城市形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近几年来,全国不少城市环卫部门在城市垃圾回收、运输和处理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城市垃圾处理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垃圾包围城市、垃圾污染城市的现象仍十分普遍,同时,垃圾处理技术落后,基础设施单一,社会、公众和单位对垃圾的危害及处理过程中应负的责任认识不清,垃圾处理的巨大压力和费用都由政府独自承担,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予以关注。 城市垃圾问题的最终解决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出发,要着眼于各项事业的长远发展,积极推进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化,把它作为社会经济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要尽快建立起有关城市垃圾处理的法律体系,进一步明确城市垃圾处理的主体、责任、权力和规范,通过依法行政、科学行政,大力推进城市垃圾处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避免职责不清、规范不强、随意性大的问题。 要制定扶持垃圾产业化发展的产业政策,用政策引导全社会利用垃圾资源,发展垃圾产业;依靠科技提高垃圾处理水平,推动垃圾资源再利用产业的发展,如利用垃圾发电等等。 应建立多元化、社会化的投入产出机制。在确保政府投入的前提下,采取优惠政策,通过经济杠杆,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外资投入和个人投入等多种投资进入垃圾处理产业,确立“生产经营者负责、垃圾形成者付费、恶化环境者赔偿、回收利用者得利、政府扶持和资助”的良性循环机制,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 根据市场经济规律,运用多种经济手段,从税费、信贷、征地和用电等方面对从事垃圾回收利用的生产、流通企业给予支持;同时,将其推向市场,实行企业化管理,使其提高处理质量、降低处理成本,积极进行资源回收,使得垃圾处理企业有自己的收益和积累,使城市垃圾处理产业逐步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