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世纪的第一个金秋,塔里木河经过第三次成功实施调水,结束了下游断流近30年的历史。一度干涸的台特马湖,以其充满温情和渴望的怀抱,迎来了生命碧水的回归。 2001年11月17日上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塔河流域水利委员会常委会主任熊辉银郑重宣布:向塔河下游绿色走廊应急输水工作圆满完成,成功把水输到了塔河尾闾台特马湖,从此结束了塔河下游大西海子水库至台特马湖300余公里河道近30年断流无水的历史,“绿色走廊”地下水位普遍回升,胡杨等植被的生长和生存条件大为改善。 第三次调水,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要指示,在新时期治水思路指导下的又一成功实践,为实施塔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全面恢复塔河下游生态系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这是水资源统一管理、优化配置的良好开端和成功范例,为其他河流实施水量的统一调度和科学管理,努力保障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一 20世纪的最后一年,水利部门两次成功实施向塔河下游应急输水,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朱镕基总理批示:“这是一曲绿色的颂歌,值得大书而特书。”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指出:“黑河分水的成功,黄河在大旱之年实现全年不断流,博斯腾湖两次向塔里木河输水,这些都为河流水量的统一调度和科学管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进一步增强了水利工作者再向塔河下游输水到台特马湖的信心。 黄河、黑河、塔河调水表彰大会刚刚开过,汪恕诚部长就在北京会见了熊辉银副主席,了解第二次应急输水总体情况和博斯腾湖蓄水情况,提出了继续输水至台特马湖的要求,并明确表示全力帮助解决资金、技术问题。根据水利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统一部署,新疆水利厅会同巴州、农二师、塔管局在总结前两次输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以水头到达塔河终点台特马湖为输水目标,提出了3月底从大西海子水库下泄3亿立方米的输水计划。 第三次应急输水自2001年4月1日至11月,历时近8个月。其间7月上旬至9月上旬恰逢孔雀河灌区、塔里木垦区农业灌溉用水高峰期,暂停输水60余天,使得第三次输水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1年4月1日至7月6日,第二阶段2001年9月12日至11月中旬)。输水中断时间正是塔里木盆地气温最高的时期,第一阶段输入河道的水被大量蒸发无效损耗,使第三次输水原定从大西海子水库向下游泄水3亿立方米的水量已不能保证输水至台特马湖目标的实现。为此,塔管局在第三次输水第二阶段工作开始前,又根据今年汛期和田河、叶尔羌河进入塔河水量较往年明显增加及阿克苏地区、兵团农一师用水情况,协调组织阿克苏地区、兵团农一师及干流上游沙雅、库车两县,通过调整灌溉计划、减少灌溉次数、减少引水量等办法,尽最大努力组织水量向塔河下游输送。由于源流和干流上中游的积极努力,以及塔河中游今年汛前完成的部分生态抢救工程发挥作用,第二阶段共从塔河组织调水0.7亿立方米输往大西海子以下,大大提高了水源保证。第三次应急输水于2001年11月中旬胜利结束,累计从博斯腾湖输出生态水约7亿立方米,从大西海子水库向塔河下游泄水近4亿立方米,水头直到塔河尾闾——台特马湖。 在第三次输水过程中,水利部部长汪恕诚,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政府主席阿不来提经常了解询问输水进展情况,自治区副主席熊辉银更是时刻关心输水工作,多次亲临输水一线检查指导,并要求定期及时上报有关输水进展情况,协调解决输水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部领导多次亲赴输水一线,现场协调解决农业灌溉用水与生态输水的矛盾,积极组织水源,安排好输水各个环节工作,确保输水顺利进行。 第三次成功输水的实践再次告诉我们:转变观念、顾全大局,以优化配置为手段,实施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对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流域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二 应当说,第一次、二次输水成功为第三次输水成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1999年、2000年开都河连续两年来水偏丰,博斯腾湖水位持续偏高,大大超过正常水位。2000年春季,根据博斯腾湖水位持续偏高和大西海子水库蓄塔河水1.5亿立方米的特定情况,新疆水利厅、塔管局向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水利部上报了《关于从博斯腾湖扬水置换农二师大西海子水库部分高矿化度水用以挽救下游绿色走廊的意见》,得到了水利部和自治区领导的重视和赞同,决定采取有力措施,实施向塔河下游应急输水工作。 为加强输水工作的领导,自治区成立了由水利厅、兵团水利局、巴州、农二师和塔管局领导组成的向塔河下游应急输水工作领导小组。在自治区政府的关注与支持下,通过水利厅、兵团水利局的积极协调,塔管局、巴州、农二师签订了第一次向塔河下游应急输水协议。第一次应急输水在巴州、农二师、塔管局的积极努力下,自2000年5月14日至7月12日,历时近两个月,从博斯腾湖调出生态水2.08亿立方米,从大西海子水库向塔河下游泄水1.0亿立方米。下输水头到达大西海子水库以下102公里处。第一次输水使塔河下游大西海子水库以下100余公里河道周边地域地下水位有所回升,单侧地下水影响宽度400~500米,整个影响范围达80~100平方公里,对延缓下游植被衰败速度起到了一定作用。 2000年9月底,开都河汛期已基本结束,博湖受开都河来水的影响,在完成孔雀河灌区、塔里木垦区夏季生产供水后,水位仍然较高,同时冬季农业用水空闲期即将来临,根据这一情况,自治区水利厅、塔管局果断提出再次从博斯腾湖应急输水挽救塔河下游绿色走廊。水利部和自治区领导对此非常关注,对此次输水工作作了明确指标,并安排了200万元专项资金。自治区利用博斯腾湖水位持续偏高的有利条件,通过积极组织协调,在不影响孔雀河灌区和农二师塔里木垦区去冬今春生产用水的情况下,实施第二次向塔里木河下游应急输水。第二次应急输水自2000年11月3日至2001年2月5日,历时近100天,从博斯腾湖输出生态水4.73亿立方米,从大西海子水库向塔河下游泄水2.27亿立方米,水头到达大西海子水库以下215.6公里。河道过水后其周边地下水位最高回升4.5米以上,单侧方向地下水受影响最大宽度超过500米,整个影响面积超过200平方公里。 第二次应急输水既减轻了博斯腾湖因高水位带来的防洪压力,又为挽救塔河下游绿色走廊提供了有效水量,同时也为塔河下游农垦团场解决了生产用水困难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可以说是一举数得。 三 塔里木河全长2400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喀喇昆仑山和帕米尔高原的冰川融雪水,哺育了生活在流域内的千千万万各族人民群众。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等的影响,流域内灾害性天气频繁,沙害严重,是我国最干旱和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如塔河生态恶化趋势严重,不采取应急措施,很可能会因为流域治理的工程措施跟不上环境恶化的速度,而最终无法实现逐步恢复塔河生态、保护绿色走廊的目标。 今天,输水到塔河尾闾台特马湖的目标已经实现了,但并不表明最终目的的实现,三次输水仅仅是塔河流域综合治理的一项应急措施,三次输水之所以有水源和水量条件是因为开都河连续两年来水偏丰这个机遇。向塔河下游绿色走廊输水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综合治理规划的一部分,是一个极为艰苦而复杂的工程治理与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相统一的系统工程。要严格按照《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报告》的要求,认真实施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项目,尽快制定水资源统一调度计划,建立和完善流域管理新机制和流域水法规体系,充分依靠法制手段、经济手段、科技手段,尽早实现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从根本上恢复塔河下游生态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