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要明确建设工程档案的接收内容 乡、镇政府行政区域内的各类建设工程档案对小城镇规划、建设、发展的参考借鉴作用最大,利用价值最为明显,是小城镇建设档案管理的重点,必须做好此类档案的管理,其接收内容应包括: (1)依据性文件材料:包括建设工程立项的申请报告及批复,规划“一书两证”,建筑用地红线图,批准用地证明书,施工设计文件,消防审查意见书,检验报告等; (2)基础、设计性文件材料:包括工程设计计算书、工程地质勘探报告等; (3)施工技术文件材料:主要包括施工许可证、开工报告、施工合同(协议书)、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单、技术核定单、施工组织设计、定位测量记录、桩基工程文件材料、砼试块抗压检验报告、原材料出厂合格证、隐蔽工程记录、工程质量综合评定材料、水电文件材料等; (4)工程竣工验收材料:包括基础质量验收合格证书、主体质量验收合格证书、工程质量综合验收合格证书及备案表、工程决算书等; (5)工程完整、准确的竣工图:包括建筑图、结构图、种类管线图、设备图、竣工总平面图(含采用绝对坐标和绝对高程表示的综合管线图)等。 5、要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 明确了小城镇建设档案管理的法律依据还很不够,还应该制定出具体的管理办法,明确小城镇建设档案室的职责、性质、开展工作的方式,进行管理的措施,保障管理的手段等,各级地主政府及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也结合各自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使小城镇建设档案管理走上法制化轨道。 同时,制定和完善档案室内部的接收、保管、利用、调阅、保密等制度,做到规范化管理。 6、做好收集、保管、编研、利用工作 建设档案接收不进来,档案室便成了无源之水,因此,要有畅通的接收渠道,理顺同各个管理部门的关系,争取理解和支持,保证建设档案的顺利接收;对接收的档案应及时登记、整理、编制检索工具,认真做好档案的保管和保护工作,对破损档案进行及时抢救,确保其安全。同时认真做好档案的加工和编研工作,积极开发档案住处资源,为小城镇今后的改建、扩建及小城镇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优质服务。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