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森同志纪念馆改扩建工程主体顺利完成封顶
摘要:9月23日,随着顶楼最后一斗混凝土的浇筑完成,建筑面积达7788平方米的孔繁森同志纪念馆改扩建工程主体顺利完成封顶。该工程的如期封顶,为明年“五一”新馆试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据了解,孔繁森同志纪念馆旧馆是我市于1995年突击66天,在原老干部骨灰纪念堂的基础上改建的,纪念馆内设1个纪念厅和3个展览厅,建筑面积仅为1000平方米。受场所限制,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只能展示馆藏部分文物和展品,其余文物和展品只能长期存放于库房。 此外,旧馆陈展方式单一、落后,多媒体、体验型现代化展览手段也因场地原因无法采用。从格局、功能、规模、设计等多个方面来讲,原有场馆都不符合严格意义上的红色纪念馆建设标准,也不符合新时代的要求,对现有场馆进行改扩建势在必行。 此次孔繁森同志纪念馆改扩建工程是在原址基础上,重建一座高21.3米的三层楼展馆。纪念馆新馆规划面积19271.7平方米,建筑占地2640.2平方米,主体建筑7788.37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2294.73平方米。道路广场用地面积7031.7平方米。绿化用地面积8345.8平方米,绿化率41%。 新建的三层楼展馆,设四个门。其中,一楼为孔繁森同志事迹陈列厅,二楼为综合展厅和多功能影视报告厅,三楼为聊城党史陈列馆、主题陈列馆、半景画馆。另外,新展馆设地下一层,规划建设小型图书馆(图书资料中心)、文物档案收藏室、藏品设计室、馆刊馆网编辑部等。 在建设过程中,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将广泛采用节能环保的综合利用技术,科学利用建筑空间,在楼顶将集中设置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满足办公区生活热水的供应;会展区域的日常照明,则采用太阳能光伏技术。在室内,高效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则能有效地减少建筑物的能耗。 孔繁森同志纪念馆改扩建工程于今年4月1日动工,9月23日主体封顶。今后将进入外墙施工、内部装饰和布展阶段。“在严格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我们将督促施工单位加快施工进度,力争明年‘五一’新馆开馆迎客。”孔繁森同志纪念馆馆长高杉称,这项工程完成后,将在陈展、收藏、宣教、园林、旅游方面,全面实现高标准提升,成为全国首家获得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纪念馆、东昌湖风景区内新的文化地标和城市英模文化主题公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