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上万工地“满城挖” 债务率为美国的1.5倍
摘要:根据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的最新统计数据,2013年武汉的工地数量高达11012个,工地密度达到1.3个/平方公里。截至2012年6月30日,武汉债务余额为2037.05亿元,债务率已经超过美国最高警戒线的1.5倍。武汉市2013年需要还本付息310.59亿元,2014年则达到311.76亿元。
城建 工地11012个,6127亿元没着落: 据记者了解,国务院于2010年批复同意武汉建设“中部地区中心城市”,但到了2011年底,武汉又提出对标北京、上海、广州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到了2013年初,武汉又提出了建设“祖国立交桥”、成为“世界城市”的目标。 城市定位提高的背后,伴随着城建计划的不断加码。根据武汉市“城建攻坚五年计划”,从2012年到2016年的5年时间内,武汉市计划投资8000亿元,全力建设城际铁路、港口、机场、地铁、四环线、二环线、排水等基础设施。但截至2013年7月底,武汉市累计完成“城建攻坚”投资1873亿元,还有6127亿元没有着落。 城建计划不断加码的结果,则是建设工地的不断增加。在2011年,武汉市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建筑工地,以5000多个建设工地同时开工享誉全球。两年过去了,武汉的建设工地增加了1倍。来自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武汉市的工地数量已经达到11012个,其中,市政基础设施工地539个,房地产等建筑工地10473个。武汉市的总面积为8494平方公里,这表明了武汉市的工地密度已经高达1.3个/平方公里。 债务 债务率相当于美国的1.5倍: 据《调查与思考》显示,从2010年到2012年6月,武汉市累计直接债务达到4371.85亿元;从资金来源上来看,其中,银行贷款为3763.65亿元,比重为86%,发行债券为271.48亿元,比重为6%,转贷债务为93.32亿元,比重为2%,专项借款为42.39亿元,比重为1%,其他债务为201.02亿元,比重为5%。 2008年至2011年,武汉市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分别为747.60亿元、1328.09亿元、1572.55亿元、1435.28亿元;而在同一时期,武汉市本级政府综合财力分别为364.28亿元、567.73亿元、744.13亿元、1058.22亿元,债务率分别高达205%、234%、211%和136%。以2011年为例,武汉市的债务率相当于美国的1.5倍。《调查与思考》还显示,2013年和2014年是武汉市政府的偿债高峰时期,其中,2013年偿债规模为310.59亿元,2014年偿债规模为311.76亿元,这就意味着最近两年武汉市政府每天都要偿还大约1亿元的债务。 隐患 一旦土地卖不掉政府难承担债务: 按照武汉市过往的偿债经验,财政性资金是最重要的来源,占到偿债资金来源的90%以上。而2012年武汉市的财政总收入为2093亿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828.58亿元。也就是说,2013年和2014年,武汉市需要拿出接近40%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用于偿还债务。另外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是,武汉市政府性债务偿还高度依赖土地收入。仍以2011年为例,武汉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1435.28亿元,土地出让收入还债648.29亿元,占比超过44%。 中国指数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李国政表示,2012年武汉土地出让金收入为949.9亿元,同比增长61.2%,收益总额在全国排名第二,增幅全国第一;2013年截止到9月15日,武汉土地出让金收入达到46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是降低的。李国政表示,随着城中村改造工程接近尾声,武汉可供出让的土地正在逐步减少,推地成本却在逐步走高,土地出让金收入的空间正在缩小。“一旦土地拍卖出现卖不掉的状况,地方政府就很难承担债务和利息。”李国政说。 为了缓解城建资金压力,9月16日,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还组织召开“民营企业投融资暨项目对接座谈会”,据参会人员透露,因为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巨大,民营企业愿意参与的较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