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河西零换乘枢纽2015年5月竣工
摘要:2015年5月,长沙河西交通枢纽将竣工。作为国家级示范工程,枢纽建成后,将给长沙市民呈现一座集合“零换乘综合交通体系、多层立体交通体系、智能信息化交通体系,以及智能建筑体系、再生能源系统”等一系列国内最先进技术和理念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为广大旅客带来便捷出行体验。 长沙河西交通枢纽 长沙河西交通枢纽 本月底将完成全部地下室工程 12月8日,由国家交通运输部、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主办,湖南省交通运输厅承办的“中国城市群综合客运枢纽发展论坛”在长沙举行。来自世界银行中国和蒙古可持续发展局和香港MVA弘达交通设计专家、以及全国30多个省市100余名交通专家与学者、交通业企业、交通行政部门共同参加了本次论坛。本次论坛上,作为交通运输部“十二五”首批公示国家公路运输客运主枢纽项目以及全球环境基金“中国城市群生态综合交通发展项目”,长沙市河西交通枢纽备受关注。在本次论坛结束之后,世界银行及全球环境基金项目办还将于12月10日至11日对长沙市河西交通枢纽及黎圫综合客运枢纽工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内容包括:项目执行进度、环境、征地拆迁及安置、配套资金落实及财务执行情况等。 长沙市河西交通枢纽位于大河西先导区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域,项目总用地面积218亩,总建筑面积31.5万平方米,交通站场面积14.5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 长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去年11月20日项目主体工程开工以来,目前工程建设进展顺利,预计到本月底将完成全部地下室工程,交通部分完成换乘大楼、备班楼地上二层,商业部分完成塔1、塔2地上15层。本项目计划2014年完成各单体建筑封顶及交通部分内外装修,拟于2015年5月竣工。 高峰期一天可发送9万人次 交通枢纽按照国家一级站场标准建设,3万平方米的换乘大楼,5万平方米的备班楼,长短途旅客候车厅面积达5500平方米,可满足日最高集聚人数5000人,5000平米的高架发车平台,长途发车车位45个、短途发车位33个,长短途到达下客区近200米,中间设岛分为四车道、两条到达线,可同时容纳长短途25个班次到达,每天发班1300班次,日均发送旅客2.5万人次以上,高峰达9万人次。 枢纽以长短途客运为主要对外交通方式,实现了与地铁、公交、出租、私家车的零换乘对接。长短途客运在高架运行、公交在地面层运行、地铁在负二层运行、出租以及私家车在地面以及地下运行。 同时,长沙河西交通枢纽体现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理念:采用污水源热泵技术,为枢纽空调系统提供全部冷热源,比传统能源节能35%以上;采用再生原材料作为工程结构用材及施工辅材等一系列技术和手段,达到国家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