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项景观申请《世界遗产名录》
摘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日宣布,今年共有36项 文化自然遗产 向该组织申报加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中国澄江化石群和元上都遗址将分别申请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 澄江动物化石群位于澄江县城以东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日宣布,今年共有36项文化自然遗产向该组织申报加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中国澄江化石群和元上都遗址将分别申请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
澄江动物化石群位于澄江县城以东5公里的帽天山,这一化石群的发现,轰动了国际科学界,被誉为“世界近代古生物研究史上所罕见”、“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堪称国宝,是云南乃至全国的宝贵财富,是揭示寒武纪“生命大爆炸”奥秘的金钥匙。 元上都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元代都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旗政府所在地东北约20公里处、闪电河北岸。由我国北方骑马民族创建的这座草原都城,被认定是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奇妙结合的产物,史学家称誉它可与意大利古城庞贝媲美。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介绍,世界遗产委员会将于6月24日至7月6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第36届委员会会议,本次会议将首次通过互联网对公众和媒体现场直播大会的辩论过程,对36项遗址进行审议。 在这36处遗产中,有5项自然遗产、3项自然及文化混合遗产、28项文化遗产。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作为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咨询机构将分别为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评选提供建议,其评估结果也是委员会最终决议的重要依据。混合遗产因拥有自然及文化双重属性,将同时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进行审查和评估。 会议期间,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审查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中35项遗产的保护进展情况,还将审议《世界遗产名录》中105项遗产的保护状况报告。 目前,《世界遗产名录》共列入了936项世界遗产委员会承认的“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遗产,包括725项文化遗产、183项自然遗产以及28项自然及文化混合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