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重现千年昆明池 面积两倍于西湖
据了解,西安西咸新区计划在沣东新城重现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人工蓄水工程——昆明池。根据规划,昆明池将恢复10.7平方公里的水面面积,相当于两个杭州西湖的水面面积。 2011年12月,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管委会编制的《西安•昆明池文化生态景区规划》通过了专家评审会审查,该规划确定昆明池水域面积10.7平方公里。昆明池生态居住片区(含水域面积) 面积26.28km2,位于西宝高速公路新线以南,沣河以西,绕城高速以东片区。 为了保证昆明池文化生态景区开发能够顺利、高效、成功地实施,建设人文旅游、生态休闲、文化交流一体化,总体开发建设遵循“三主一创”的思路。以文化产业发展超前规划为主要推动力,以大型城市运营“整体拆迁、整体开发”为主导思想,以改善区域人民生活,提升城市品质为主要宗旨,致力于创新国际化大都市文化生态景区发展模式。 在此理念指导下,规划形成“一湖、一环、四镇、四中心”的总体空间结构,一湖:指昆明池以及紧密围绕昆明池形成的滨湖绿地,是整个片区空间结构的核心;一环:是片区主要公共服务设施滨湖布局,形成一个与昆明池联系紧密的环湖公共服务带;四镇:即由昆明池主要进出水口周边生态绿地自然分割形成的位于东北部豫章镇、位于东南部细柳镇、位于西南部白杨镇、位于西北部宣曲镇的四个各具特色的风情小镇;四中心:各个小镇的特色服务中心。 昆明池文化生态景区开发建设总体目标是实现“四个发展”:区域经济社会的科学和谐发展;城市历史文化的复兴发展;全国开发区建设的创新发展;国际一流文化生态都市的典型发展。昆明池历经千年后的重建,一方面,打造汉文化旅游目的地和汉文化展示窗口,吸引全球华人回归汉文化,必将成为华夏文明精神家园的重要基地;另一方面,平衡区域生态调节微气候,从而构建水岸生活,支撑西安生态宜居国际化大都市定位。 昆明池遗址简介 昆明池是汉唐都城长安城郊的一处重要池苑,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细柳镇一带。西户铁路横穿遗址的北部,沣惠渠贴着遗址的南缘流过。遗址大体位于斗门镇,石匣口村、万村和沣镐村之间,其范围东西约4.25公里,南北约5.69公里,一周长约17.6公里。面积约16.6平方公里,遗址内有普渡、花园、西白家庄、南白家庄、北常家庄、常家庄、西常家庄、小白店、梦驾庄、常家滩、太平庄、马营寨、齐家曹村、新堡子、杨家庄、袁旗寨、谷雨庄、北寨子、南寨子、下店等20多个村庄,遗址周边有沣镐村、大白店、万村、蒲阳村、石匣口、堰下张村、斗门镇、上泉北村、落水村共9个村镇。池东岸进水渠两条,池西岸和北岸出水渠四条,池内高地四处。南岸和东岸建筑遗址三处,北部有遗址一处。 西岸位于上泉北村、斗门镇,沿西南——东北走向条状高岭(郿坞岭)以东,北接斡龙岭; 南岸位于浦阳村与石匣口村一线; 东岸位于大白店、万村、下店一线,北始大白店村东部,向南经梦驾庄东至万村西; 北岸位于上泉北村,沣镐村、大白店村一线,沿东南——西北带状高地走向(东西长2公里,即斡龙岭)。 在昆明池西岸马营寨村有一块巨石,相传为昆明池的石鲸。 在昆明池东岸、西岸有两座石像,即牵牛、织女二石像,置放东岸为牵牛,后人称为石爷,西岸为织女,后人称为石婆。牛郎织女故事传说自昆明池修建后传说至今,现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明池沿岸有四观、一宫、一台。豫章观和昆明台遗址,位于万村西北一公里处,白杨观遗址位于梦驾村东南,镐京观遗址位于沣镐村北岸,细柳观遗址位于昆明池南岸石匣口一带,宣曲宫遗址位于昆明池西岸沣京遗址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