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爱好者的独特品味
侯效银在与朋友探讨制作盆景 在郓城县陈坡乡侯庄村一个普通院子里,到处错落有致地摆放着男主人制作的盆景。小桥流水、亭台楼榭、轻舟渔夫……每一件盆景都有着独特的造型、独特的品位,令人赞叹不已。男主人名叫侯效银,痴迷盆景制作已经13年了。 “他呀,整天就爱制作盆景,不吃不睡也要搞这玩艺儿,盆景就是他的宝贝。”见记者来采访,侯效银的邻居们都赶了来。“这个盆是在济南买的,这个小船是在临沂买的,这件貌似太行山的盆景我制作了大半年。”看到大家都来欣赏自己的盆景,侯效银显得非常得意。58岁的侯效银,是鄄城县一棉厂退休职工,爱好山水盆景已经有13年了。“十多年前,我初次接触盆景,里面的山山水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侯效银说,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很少有时间亲近大自然,而一盆状山写水、如诗如画的盆景,能让大自然近在眼前,触手可及,人们可以在咫尺之间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辨千寻之峻,这不正是亲近自然的理想境界吗? 自那以后,小河边、建筑工地上到处都留下了侯效银的身影。奇形怪状的贝壳和石头,在别人看来一文不值,他却视为珍宝。制作盆景的材料选来了,他便开始动手来。然而,看花容易绣花难,如何造型布局,如何提高盆景的审美价值,侯效银却一无所知。 精挑细选的石头,初看起来都是宝,可一装盆怎么也看不上眼。拼来凑去,好不容易弄成个盆景,可让大家一瞧,人家却说瞧不出好看来。不少人劝他别干了,可他说:“我觉得搞这玩意,苦中有乐,我的乐趣你们体会不到。”侯效银买来专业书籍,将书本知识运用于盆景之中,逐渐地用自己的一双巧手和智慧赋予了盆景生命。 自爱上盆景制作以来,侯效银非常用心。有时为了布置好一个亭子,他绞尽脑汁思考半天。为了架好一座小桥,他要跑许多地方寻找材料。功夫不负有心人,久而久之,他撮土石为渺渺远山,植草木为幽幽疏林,制作的盆景越来越耐看,也逐渐受到圈内人的认可。 侯效银常以“立体的画,无声的诗”,作为盆景艺术的最高标准。他说:“一件好的盆景,应利用天然,施以人工,融自然美与人工美于一体。使人们在欣赏时,不仅能领略到美的景致,还给人以遐想,使人观之如置身于风景优美的山水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