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景观 查看内容

杭州打造高品质城市景观河道

2011-11-10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79| 评论: 0

摘要: 近年来,市城管委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和“清洁、清静、亲水、绿色、无视觉污染”“5A级景观河道”的要求,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生态优先、人水和谐”的管理理念,建立健全河 ...
近年来,市城管委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和“清洁、清静、亲水、绿色、无视觉污染”“5A级景观河道”的要求,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生态优先、人水和谐”的管理理念,建立健全河道监管工作机制,制订河道管理标准规范,探索河道长效管理办法,抓好市区河道建管对接,扎实推进河道清淤、配水清流、生态治理、河道保洁等工程,有400多条河道纳入长效管理,河道水质有一定的好转,河道两岸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为创建生态型城市、建设“生态杭州”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提前谋划,实现管理规范化

  2007年61条河道整治工程的开工,标志着市区河道综保工程拉开了序幕。随着完成整治的城市河道数量将大幅增加,城市河道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任务越来越艰巨、标准越来越精细,使今后的城市河道管理工作注定是一项具有复杂性、长期性、专业性的系统工程。

  1、立足实际,超前规划,展望未来。

  杭州市要做好水文章,就必须对城市河道长效管理工作进行规划,超前策划,以规划为龙头、以规划为指导,对城市河道水质量、水安全、水景观、水旅游等实行切实有效的管理。

  2、建章立制,依法管理,科学监管。

  市政府于2009年5月1日正式修订并颁发了《杭州市城市河道保护管理办法》,为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提供法律依据。目前,正在起草《杭州市城市河道建设和管理条例》,将进一步理顺各种管理关系、规范各类管理主体行为,完善各部门间的系统性和协调性,提高《办法》的覆盖面、法律效级和管理资源利用率,为适应城市河道管理快速发展,全面落实打造生活品质之城建立扎实法律基础。

  综合治理,实现水质达标化

  1、清淤疏浚消除污染物。

  城市河道底泥污染是影响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市城管委建立了市、区两级清淤工作领导机构和日常工作联络小组,创新城市河道清淤工作机制,按照“清淤工作为民生”、“清淤工作促民生”的工作思路,把城市河道清淤工作提升到生态环境改善、民生实事、和谐共建品质生活的高度来抓。

  聘请行风政风监督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居民、河道义务监督员,采用专业摄像全程跟踪、实施第三方复测制度等方式参与项目监督管理,建立了施工单位自查、监理单位检查、第三方专业测量单位复测核查、清淤项目竣工验收审查的四级核查制度,保证了清淤工作质量。

  同时对未整治的城郊河道已挖泥船疏浚为主,清除多年淤积的黑臭淤泥,提高水质,提高防汛行洪能力;城市景观河道开展环保铰吸试点工作,清除浮泥,消除“污花”;没有防汛行洪任务的河道,以围堰断流泥浆泵清淤为主,确保清淤质量。从2008年城市管理部门全面接管绕城公路范围以内城市河道以来,合计完成116条(段)城市河道清淤工作,总长达136公里,总清淤量达95万立方米。

  2、生态治理保持水平衡。

  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工作是一项综合性探索性工作,紧紧抓住河道消除黑臭、改善水质这一主题,探索和引进实用型、适用性的河道生态修复技术和方法,运用生态操作、生态浮岛、生态基、生物填料、太阳能自动曝气等技术,实施城市河道生态修复项目,推进城市河道水环境质量改善,提升河道景观环境。自2009年以来陆续在西溪河、小紫金港、庙桥港、虾龙圩、新塘河等22条河道上开展了生态治理试点工作,覆盖水域面积达71225平方米,有效降解了水体中的污染物。

  3、优化调配水增强水循环。

  杭州主城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五水共导”的水系布局使城市河道引配水形成了“一轴(钱塘江)、三片(运东片、运西片、运南片)、三区(上泗、下沙、江南)”的总体格局,而优质的钱塘江水成为了城市河道引配水的主要水源。

  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以城西“四港四河”、新中东河、西湖下游河道等重要城市河道为重点全面进行市区河道引配水工作,建立了月度联席会议制度,妥善处理好引配水与防汛、建设、湿地生态保护和旅游观光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引配水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经过三年来的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我市主城区城市河道引配水总量已从2008年的3.89亿3,提升到2010年的8.49亿3,珊瑚沙引水工程累计引水6.92亿3。

  4、寻源截污严控污染源。

  针对杭州城市河道沿线排水口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制定城市河道沿线排水口管理要求,逐步建立健全排水口档案,规范化、动态化、数字化管理晴天出水排水口。至2010年底以来,已开展余杭塘河南片、运河南片、运西片、半山片等已整治河道及部分未整治河道的排出口调查工作,共涉及河道109条段,发现排出口1009个,其中晴天出水1578个;同时积极与相关部门进行对接,协同推进雨污分流、截污纳管工作。

  5、科学监测摸清水状况。

  结合河道管理实际,认真研究布点,设置城市河道水质监测断面,并在此基础上确定68个断面作为各城区的水质监测断面,制定水质考核办法,科学开展城市河道水质监测和评价工作。每月定期监测河道水质,主要监测水温、透明度、溶解氧、氨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等指标,并分析水质变化情况,及时掌握河道水质情况及变化规律,为市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多次获得市领导表扬。目前,西部“四港四河”摘掉了劣五类水质帽子,部分河道(段)水体提升到四类以上标准,运河水质也有一定程度地改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