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景观 查看内容

广州:城市总规划充分采纳民意

2011-9-19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265| 评论: 0

  《城市咋规划 这次听你的》、《东莞新一轮总规公众咨询期广纳明智》、《城市总规效果如何请您提建议》……上周,莞内外多家媒体聚焦城市未来五年规划,且均选取政府采纳民意的看点作为标题,其角度耐人寻味。

  可以说,这次决策思维的微调,换来的是整座城市对于城市规划的关注。一个广开言路的举措向民众至少释放出了两层意思:一是这是你的城市,她的发展规划不仅仅是由管理者或规划师说了算,而且需要你的参与,城市主人翁的意味格外强烈;二是城市新一轮规划的定位和走向即将敲定,东莞应如何融入区域发展、加强中心城区的辐射力,这些答案将在明年揭晓,足令商界、公众翘首。

  事实上,此次修改城市总体规划并不突然。过去几年,一直致力于造“新城”的东莞先后催生了行政中心、展览馆等市级行政、文化娱乐、体育、卫生医疗公共服务设施,框架基本完善。可到了今天,仅靠“建新城”的总体规划已难以继续有效支撑城市发展的要求。

  仅就交通而言,整座城市存在“重车轻人、重个体轻公共”的思维,交通网络建设的重点放在机动车网络,对于交通出行的最基本方式——慢行系统考虑较少,尚未开展包括自行车、步行等方式在内的慢行系统的规划和研究。这些不足,很多市民都能体会得到。

  诚如市城乡规划局所言,新老城区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重新城轻老城、重中心轻外围,重经济轻文化、重山轻水;文化娱乐、体育、卫生医疗等设施人均用地未达总规目标,反映贴近民生的基层设施不足。在此背景下,总体规划修改势在必行。

  显而易见,一个城市怎么样规划和建设,无疑是同当地群众利益紧密相连的。因此,理应让群众拥有更多的发言权。此番城市规划,关切点正是放在了民意调查层面。然而,征集民意切勿搞成形式主义。虽然城市规划具有一定的专业因素,但这并不会妨碍引进征集民意机制,因为拆与建多听听老百姓的意见,并没有坏处。

  征集民意,同样是解决城市规划建设中诸多细节不科学、不合理的一味良药。在很多发达地区,民意调查已成为制定公共政策必不可少的决策依据,尤其是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规划领域,民意调查的作用尤为重要,因为这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

  责任部门把“民意工程”做好,把民意征集的方式设计得公正、合理,这样一来,修改的城市规划才能让公众满意、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反之,如果与公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城市规划不充分采纳公众的意见,就很可能降低群众的满意度。

  除征集民意外,作为一个以镇街为班底的城市来说,东莞如何规划镇一级的城建工作格外重要。就在上月,东莞32个镇街相继召开党代会,各个镇街都要规划建设“商贸中心”、“城市中心”、“新中心”等等,到底谁能成为下一个“中心区域”,这不仅需要镇一级的设想,同样需要从全市层面进行通盘考虑、合理布局,才不会各个镇街的定位重复,进而造成资源的浪费,甚至是恶性竞争。(记者 高志全)

  此外,从国内城市规划建设的一些失败案例来看,东莞同样应当吸取教训。由于城市规划冲突或规划不当而造成的损失,过去很少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东莞尝试建立城市建设规划责任追究体制,显得尤为重要,方能增强城市规划编制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