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生态浮岛建湿地公园 三个姊妹湖接受“生物疗法”
内港生态型河道实施效果图 三里七湖生态修复概念图 大冶湖是黄石第一大湖泊,整个流域主要由三里七湖、尹家湖、红星湖和大冶湖组成。保护和拯救大冶湖,更要对大冶湖流域进行生态保护,《大冶湖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的出炉,对三里七湖、尹家湖、红星湖的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制订了具体措施。 三里七湖 现状:黑臭淤泥最深达1.7米 三里七湖主要接纳三里七港上游铁山境内的选(洗)矿废水、下陆有色冶炼厂的生产废水及还地桥镇和罗桥街办小选(洗)矿废水,致使三里七湖的水质呈现恶化趋势,对大冶湖生态环境构成极大威胁。 三里七湖均为劣Ⅴ类水质,其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等八个指标都严重超标。由于长期接纳各种污水造成湖泊底质污染严重,湖区近半米的底泥为含重金属污染的黑臭淤泥,底泥淤积厚度0.5米—1.7米,铅、铜、镉、铬均有超标。 修复:建湿地公园生态浮岛 昨日,记者从市水利水产局获悉,我市计划投资3000余万元对三里七湖进行全面清淤,清淤面积为400万平方米,平均深度为0.4米,总清淤量为160万立方米。 规划在三里七湖上游以及港渠入湖口处,投资1950万元建约10万平方米的生态湿地公园,以净化上游水质。湿地公园将利用三里七湖清挖出的淤泥,经排水固化后制成土料进行建设。湿地公园除种植各类水生植物外,还将辅以园林小品。将来,市民朋友可以通过小径漫步至湿地公园中央游玩,呼吸最新鲜的空气。 “将来,三里七湖下游靠近城区的湖面还将建6万平方米生态浮岛。”市规划局总工程师舒成勇表示,运用生态浮岛技术净化水体尚属首次。 他进一步解释,“生态浮岛是一种经过人工设计建造、漂浮于水面上,供动植物和微生物生长、繁衍、栖息的生物生态设施。把筛选、驯化后的水生(陆生)植物,植入预制好的漂浮载体种植槽内,让植物在类似无土栽培的环境下生长,植物根系自然延伸并悬浮于水体中,吸附、吸收水中的氨、氮、磷等有机污染物质,为水体中的鱼虾、昆虫和微生物提供生存和附着的条件,同时释放出抑制藻类生长的化合物。在植物、动物、昆虫以及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使环境水质得以净化,达到修复富营养化的水体,营造水面景观和净化空气的目的。” 据了解,生态浮岛良好的微气候不仅适宜水中生物的生长,为鱼类生存创造良好条件,还将会吸引更多的鸟类来大冶湖栖息,形成小规模的生物群落。 红星湖 现状:城中湖几成“死湖” 红星湖是大冶市城中景观湖,虽然已实施截污工程,但全湖水质仍为Ⅴ类,湖心局部地区为Ⅳ类,达不到功能区划标准。其中超标最严重的是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和总氮。 红星湖水体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在于,截污后其水源补充主要来自水质为劣Ⅴ类的内港以及城市地表径流;红星湖底泥经年累积,内源污染并未清除;沿湖餐饮及旅游污染未得到有效治理;水产养殖密度过大,水中沉水植物消失殆尽,湖泊缺乏有效的自净能力。 据市水利水产局总工程师盖希光介绍,《大冶湖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中计划投资1200万元,在红星湖下游建设8万平方米的生态湿地公园,作为内湖污染缓冲净化区。 此外,还规划在红星湖建3个生态浮岛,单个浮岛面积控制在300平方米以内,植物选择上以观花植物为主,辅以绿色或彩色观叶植物。 因红星湖紧邻大冶市城区,沿湖大道为景观道,因此,规划在红星湖主湖建设3.5千米长生态护岸护坡。此外,规划在红星湖区域,沿湖中心线均匀布置20台射流曝气机,通过曝氧,增加水体中氧气,促使好氧细菌的生长繁殖,以达到增强和加快分解水中有机污染物,修复水生态系统的目的。 尹家湖 现状:丧失饮用水源地功能 尹家湖曾是大冶市饮用水源地。近年来,由于城市污水直排入湖以及尹家湖港来水接纳了大量的农业面源污染物,水质恶化严重,总磷和总氮严重超标,尹家湖已丧失饮用水功能。 修复:在入湖口建人工湿地 尹家湖规划定位为大冶市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地,因此,其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重点在保护水质。《大冶湖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计划在尹家湖港入湖口投资300万元,建设面积不小于3万平方米的半自然湿地,以过滤和净化入湖水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