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世界地球日: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
今天(4月22日)是第42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活动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都会在4月22日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
世界地球日活动最初起源于美国。1969年,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盖洛德·尼尔森提议,在全国各大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讲演会。当时25岁的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丹尼斯·海斯很快就将尼尔森的提议变成了一个在全美各地展开大规模社区性活动的具体构想,并得到很多青年学生的支持。1970年4月22日,美国首次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地球日”活动。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随后影响越来越大。2009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作为人类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地球日”活动推动了多个国家的环保立法工作。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140多个国家、2亿多人同时在各地举行多种多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这项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的首肯。其后,每年的4月22日被确定为“世界地球日”。 中国参与世界地球日活动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在1990年4月22日地球日20周年之际,李鹏总理发表了电视讲话,支持地球日活动。从此,中国每年都进行地球日的纪念宣传活动。每年的“地球日”总主题始终是“只有一个地球”;面对日益恶化的地球生态环境,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行动起来,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各界每年4月22日都要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目前最主要的活动是由中国地质学会、国土资源部组织的纪念活动。每年中国纪念”世界地球日”,都要确定一个主题。 今年的主题旨在借助地球日活动平台,提高公众对国土资源国情的认识,普及有关科学技术知识,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节约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在4月22日第42个“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呼吁,面对工业文明鼎盛、地球资源过度消耗的现实,人类要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守护人类自己的地球家园。 今年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搞好“世界地球日”的宣传活动。今年的宣传要点是: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善待地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认识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的基本国情,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意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依靠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促进资源合理开发、节约利用和集约利用,推进环境保护与治理,提高国土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近日,“世界地球日”的宣传已全面展开,低碳绿色的宣传已经深入到社会各个角落。4月21日,在北京,中国地质博物馆联合四家科普资源单位承办的“世界地球日走进社区”活动正式在北京金融街社区丰汇园广场拉开序幕;中国地质博物馆也免费向社会开放。在山东,山东潍坊杨家埠的风筝艺人张效东在放飞一面写有“关爱地球”字样的风筝,迎接“世界地球日”的到来。在四川南江县,各中小学校广泛开展“关爱地球妈妈,保护生态环境”主题宣传活动,教师为学生们讲解地理知识。在新疆,库车县第五小学举办绘画站,学生们手托地球仪,迎接“世界地球日”的到来。 而同时,虚拟的互联网世界中,关心绿色发展的人也异常活跃,名人呼吁、活动预告、网友召集……纪念世界地球日的网上活动此起彼伏。微博上网友及国际公益人士发起了“为地球约你做件事”活动,号召大家约朋友做一件和环保相关的事。一起保护环境,爱护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