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建建筑立体绿化将成为强制性政策
摘要: 今后北京新建建筑设施有望不再“秃顶”,而是顶着“花草帽子”面世。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称,屋顶绿化将如同地面绿化一样,纳入新建公共建筑的设计范畴,成为强制性政策。 立体绿化并非新鲜事,从时间上看, ...
今后北京新建建筑设施有望不再“秃顶”,而是顶着“花草帽子”面世。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称,屋顶绿化将如同地面绿化一样,纳入新建公共建筑的设计范畴,成为强制性政策。 立体绿化并非新鲜事,从时间上看,古人早已为之;从国别来看,西方国家早就走在了前面。比如德国80%的屋顶绿化都是轻型草坪屋顶绿化;日本规定,新建和改建建筑屋顶绿化要达到20%。从国内来看,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加大了屋顶绿化的推广力度,四川等地还制定了屋顶美化绿化的规划和实施办法,对美化绿化工作的检查、督促和考评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我国实施的立体绿化政策收效很不明显。究其原因,皆因现行各地立体绿化政策多以鼓励为主,以开发商和居民的自觉性为基础,缺乏必要的强制措施。受建设成本的影响,国内很少有房地产开发商愿意主动进行屋顶绿化。“胡萝卜”式的制度设置必须基于人的道德自律,没有强制规定的“大棒”政策进行推进,立体绿化的目标就很难实现。 立体绿化要收到实效,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要有鼓励政策,又应有强制性政策。鼓励政策包括政府补贴和免费的技术支持等;强制性政策主要针对公共基础设施和商业开发,通过建筑设计和规划硬性要求,促使开发商向空中要绿地。以德国和日本为例,针对个人自建房,对辖区内居民自费进行屋顶绿化,多以鼓励和补贴为主。在一些特定的区域比如新建区域,轻型屋顶绿化往往被视为一种义务,开发商被强制进行屋顶绿化。因此,立体绿化唯有同地面绿化一样,成为强制性政策,才能取得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