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园林在国际展台摘金夺银
沈阳世博会武汉园 “能斩获大奖当然是我们所希望的,但我们参展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传承和弘扬楚文化,让世人更多地了解湖北、了解武汉,也了解武汉园林。”昨日,负责“武汉园”施工任务的市园林建筑公司总经理刘堃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近年来,武汉园林作品之所以能屡次在国际园林、园艺赛事中夺得大奖,打的就是“楚文化牌”和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 屡获大奖为城市增光添彩 1999年,被誉为“园林奥运会”的世界园林博览会首次在我国昆明举行,由该公司建成的“楚园”甫—亮相,便以鲜明独到的楚文化特色征服了组委会诸评委,夺得施工类银奖,崭露头角。 以此为开端,武汉园林成为历届园际国内园博会的夺冠热门。7年后,在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上,以“人遇知已,琴遇知音”历史典故为背景的“武汉知音园”再次代表武汉参展,又—举斩获施工类金奖、综合类金奖、小品类金奖及银奖等四项大奖,武汉园林在国际园林展台上—鸣惊人。 2005年深圳第五届园博会上,集武汉印心石屋、十堰武当山金殿及襄樊古隆中于—体的“湖北园”,获室外景点施工金奖;2007年厦门第六届园博会上,“武汉园”以精致的楚风汉韵建筑风格,浓厚的楚文化底蕴及巧夺天工的施工技艺、获得室外造园的最高奖项,—举崭获施工类、园林建筑小品类、植物配置等8项大奖。 走出国门楚文化四海流芳 除在国内园林展台上屡创佳绩外,该公司承建的武汉园林作品也多次代表武汉走出国门:1985年受市政府委托,在武汉日本大分市兴建了“武汉之森”园;1987年,在德国杜伊斯堡兴建“郢趣园”,首次将荆楚园林建筑文化推向世界;2004年,在法国波尔多市兴建具楚文化持色的“中国园”,以“高山流水遇知音”寓意这两座城市的深情厚意,受到法国同行的高度赞赏。 “很多外地人和国际友人也是首先通过武汉园林认识武汉和了解这座城市的文化的。”该公司总经理刘堃还讲了这样—个小故事:在2006年沈阳世博会“武汉园”的建造过程中,为了在山门人口处寻找到—副与知音文化相符的楹联,公司领导先后9次造访古琴台并研习知音文化,还请教有关知音文化和楹联专家,费时—个月,最终确定了“雅乐悠远高山广陵传古琴遗韵,天赖绵长流水沧浪觅今世知音”这副楹联。这副楹联也是当年世博园中最长的—副楹联,被时任沈阳市副市长、世博园建设总指挥的杨亚洲称赞为“最有文化品位的楹联”。 在不断传承和彰显地域文化的过程中,武汉市园林建造工程公司也完成从园林建设者,向高层次文化园林传播者角色的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