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景观 查看内容

映秀镇中心或建纪念广场

2008-11-20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38| 评论: 0

摘要:   “5·12”汶川大地震,令处于震中的映秀小镇几乎夷为平地。重建后的映秀镇将以何种面貌重新亮相,吸引着世人关注的目光。温家宝总理指示,要把映秀镇建设成为“全国灾后恢复重建样板”,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省长 ...

  “5·12”汶川大地震,令处于震中的映秀小镇几乎夷为平地。重建后的映秀镇将以何种面貌重新亮相,吸引着世人关注的目光。温家宝总理指示,要把映秀镇建设成为“全国灾后恢复重建样板”,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省长黄华华也提出,要把映秀镇建设成为“广东援建典范”。

  因此也不难理解,这个建设用地面积剩下不到1平方公里的小镇,用四川业界人士的话来说,“请乙级规划设计院都绰绰有余”的重建规划,却云集了全国规划设计界的顶尖名流。

  昨日下午,由广东省建设厅、省城市规划协会和东莞市城建规划局共同主办的《汶川县映秀镇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市设计》专家评审会在成都举行。清华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五家单位,进行了一场名副其实的“角逐”。

  最后,经过由13名分别来自国内知名规划设计单位、各高校及四川省有关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的讨论、打分,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天使广场”方案以其强烈的创意风格脱颖而出,成为专家组评审出的优胜方案。

  据了解,参与评审的五个方案将分别在广东和四川省建设厅网站上进行公示,下个月在映秀镇还将举行灾后重建城乡规划展览,公开征求意见,并将上报四川省常务会议讨论。

  建筑设计均采用八级抗震标准

  会上,专家组观看了五个参评方案的多媒体演示,对于各家规划单位在短时间内拿出如此高水平的设计方案,专家组均表示赞赏。而五个方案也是各有千秋。

  如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的方案侧重于对抗震救灾精神的整体展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风格则趋向于朴实,强调节约性原则,清华大学规划院的思路是以人为本,打造精品小镇和羌族生态休闲村,而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更强调环保理念。

  安全性原则不约而同地成为各设计方案的重点。如建筑抗震设计严格控制,采用烈度8级抗震标准,在镇区总体空间布局中,利用道路、河川,规划建设“城市防灾轴”,满足城市居民避难、疏散和救援的需求,建筑高度以3到4层为主,少建地下室。

  映秀镇中心广场或矗立纪念雕像  

  胜出的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方案,选取了“中心”与“波形”两大图示符号,以中心意象表达映秀镇作为汶川地震震中以及抗震救灾现场指挥中心的特殊意义,以波形意象表达地震波的扩散,也寓意着全国人民战胜自然灾害的精神力量的传递。

  “中心”是渔子溪台地上的中心广场,中间矗立着60米高的天使主题雕像,底座雕刻着汶川地震中丧生的儿童的姓名。广场周边由柱廊围合,人们站在那里可以俯瞰整个小镇。

  此外,设立纪念片区、遗址公园片区、爱河两岸生活服务片区、交通旅游服务片区和工业片区六大片区,其中居住用地的总面积为20.76公顷,占镇区总建设用地的21.25%,安置人口1.02万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