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园林 查看内容

中国古典园林“遭遇”德国标准

2008-11-14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614| 评论: 0

摘要:   2008年,上海市市政府送给汉堡一份特殊的礼物:在汉堡市人文博物馆后面建起了一个中国古典园林--汉堡豫园。因为湖心亭茶楼处于豫园的中心,因而当地人也亲切地称之为“中国茶楼”。据悉,该园林是以著名的上海豫 ...

  2008年,上海市市政府送给汉堡一份特殊的礼物:在汉堡市人文博物馆后面建起了一个中国古典园林--汉堡豫园。因为湖心亭茶楼处于豫园的中心,因而当地人也亲切地称之为“中国茶楼”。据悉,该园林是以著名的上海豫园为蓝本复制而成的建筑。然而,由于中德两国在文化背景、建筑理念及营造方式上存在着许多差异,使得这个身处异乡的“中国茶楼”并不能完整地展现出它的建筑风貌和文化底蕴。

  上海豫园是中国最著名的园林之一,也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一个中国古典园林。它始建于明朝。当时正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发展和完善的鼎盛时期。豫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怡情养性、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从外形、神韵以及内涵上将上海豫园移植到汉堡,确实很难。”承建该项目的镇江国际合作公司总裁李鸿宝说。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和中国山水画艺术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国古典园林倡导将天、地、石、水、屋、路这古典园林里的七大元素之间的和谐。而人作为第八元素与它们是融为一体的。

  然而,这些建筑理念却同德国严格刻板的建筑标准有相互矛盾之处。比如在小桥栏杆的设计上,中方设计师设计高度就低于德国标准里的“安全高度”,因为在中方设计师的眼里,过高的栏杆将破坏园林整体的视觉效果,无法让小桥这一元素有机地融合到整个园林之中。再者,桥下的水深仅仅是过膝,一般不会出现溺水危险。然而,这个设计却无论如何都通过不了监理的审查,最后也只能按照标准提高栏杆的高度。

  在汉堡豫园的建设过程中,中方工程师还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德国同行习惯用逻辑思维思考问题,他们对于园林里亭子屋檐上高高翘起的角总是有所担心:担心屋檐的四角会掉下来。因而,他们要求中方拿出对于这些屋檐的力学原理推理。然而,在中国,很多古典建筑是通过师徒代代相传的,至于其中复杂的力学原理,还真没有人去计算推理过。去跟德国工程师解释屋檐翘角的原理无疑给中国工程师们出了一道难题。“最后,我们只能跟他们说:‘我们都这样盖房子盖了几千年了,还没有出现过你们担心的事情’。”李鸿宝说。鉴于德方也无法提出其质疑的推论依据,德国工程师也只能接受中方的建造原理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