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景观:被游客抛弃的“孤儿”
摘要: 不久前,各地旅游管理部门反馈的信息表明,游客的选择呈现三大热点:回归自然的生态山水游最受欢迎,像 九寨沟 、 张家界 、 黄山 、 泰山 、 峨眉山 等,游人爆满;展现厚重人文历史的古迹文化游热气 ...
不久前,各地旅游管理部门反馈的信息表明,游客的选择呈现三大热点:回归自然的生态山水游最受欢迎,像九寨沟、张家界、黄山、泰山、峨眉山等,游人爆满;展现厚重人文历史的古迹文化游热气腾腾,北京故宫、山西平遥、云南丽江等,游人如织;体现现代大都市风情的城市游颇受青睐,像上海、北京、杭州等,参观游览者络绎不绝。惟独人造景观再遭重创,成为被游客抛弃的“孤儿”。 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深圳“锦绣中华”,如今风光不再,门庭冷落车马稀。笔者去无锡小游,曾经红极一时的三国城、欧洲城等人造景点居然见不到几个游客,有的景点干脆“铁将军把门”,透过铁栏杆往里瞧,一片败落。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80%以上的人造景点因客源严重不足,难以为继被迫关门,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无疑是惊人的。 细作分析,人造景观受到冷落也在情理之中。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中国的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既有美轮美奂的自然景观,又有厚重丰盈的历史文化景观,中外游客的选择面广泛,为什么非得看你的人造景观?用高科技“催生”的虚幻景观,其价值怎么可以与真山真水、古迹风貌相媲美?如果说,10多年前人们对人造景观还情有独钟的话,那是因为中国的旅游开发刚刚起步,游人的品位尚处在初级阶段。随着旅游经济迅猛发展,游客们观光旅游日渐理性,他们钟情于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向往于真山真水、生态旅游。再用人造景观糊弄游客就很难奏效了,人造景点被淘汰出局亦当属必然。 旅游是商品,需要接受市场这座大“熔炉”的考验和“过滤”。游客不喜欢、不接受、不买账的旅游产品只能是废品,不可能产生回报和效益。人造景观遭遇“滑铁卢”,其根本是因为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受到的惩罚。 中国是个旅游大国,把现有资金投入到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促进旅游经济良性发展,才是明智之举。那些还在大兴土木搞人造景观的地区,是不是应该很好地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