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景观成为地方新名片
摘要: “今年,山东省一下子上报了七家国家水利风景区。目前都顺利通过专家评审组现场考察评价。”7月9日,省水利厅经管局局长郭秀生说。 开始郭秀生还担心没有景区申报,没想到越评越多。前几年每年入选一家景区 ...
“今年,山东省一下子上报了七家国家水利风景区。目前都顺利通过专家评审组现场考察评价。”7月9日,省水利厅经管局局长郭秀生说。 开始郭秀生还担心没有景区申报,没想到越评越多。前几年每年入选一家景区,2005年入选3家,去年又增加到4家。 截至去年年底,全省已拥有国家水利风景区10个,省水利风景区19个。郭秀生认为,水利景区越评越多,得益于我省治水大思路的转变。水资源统管,使得水利从农村进入城市。水利工程建设也一改过去“粗老笨壮”的老面孔,在满足供水、灌溉、防洪等传统服务功能的同时,注入了生态水利、景观水利等新鲜内容。水利投融资机制的变化,让景区建设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格局,并实现了“政府不拿钱,百姓不掏钱,企业不亏钱”的目标。 过去一些荒山秃岭、河道淤塞之地,如今已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像泰安天平湖、潍河水利风景区、临沂沂蒙湖、淄川峨庄等景区,已成为当地的一张张名片。目前全省29家水利风景区,八成景区全部免费对社会公众开放,封闭运行的只有6家。 今年3月,我省又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快水利风景区发展的意见》。提出,把生态水利、景观水利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水新模式,将景观水利与河道治理、水土保持、水库除险加固、农村水利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在相关投资安排上给予扶持。 根据规划,到2010年,我省国家水利风景区要达到20处,省水利风景区达到30处。目前,山东省省已经建成120多处集防洪、供水、观光、休闲于一体的“亲水乐园”,为景区的报评储备了大量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