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景观 查看内容

毛泽东游览白云寺

2007-6-27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14| 评论: 0

摘要:   1947年秋,毛泽东转战陕北,来到南河底村。南河底村在白云山下。山上有座规模宏大的白云寺。   一天,毛泽东问他的警卫李银桥:“想不想去看庙?”李银桥说:“都是一些迷信……”毛泽东纠正道:“片面片面。 ...
  1947年秋,毛泽东转战陕北,来到南河底村。南河底村在白云山下。山上有座规模宏大的白云寺。
  一天,毛泽东问他的警卫李银桥:“想不想去看庙?”李银桥说:“都是一些迷信……”毛泽东纠正道:“片面片面。那是文化,是名胜古迹,历史文化遗产。”
  第二天,毛泽东带领警卫以及当地的县长,登上白云山参观白云寺。路上,遇见了寺里的一位老和尚。毛泽东对老和尚说:“老师傅,我们来参观参观你这个大寺庙。”老和尚弯腰施礼说:“欢迎欢迎,首长请。”毛泽东笑了:“你们过去是称‘施主’么,不要破坏了规矩。”
  来到寺内方丈室,老和尚请毛泽东喝茶,然后坐下来聊天。毛泽东问:“你们现在生活怎么样啊?”老和尚如实向毛泽东报告说,以前信神的人多,出家人也多。布施的人多,收入也多,生活很好。后来信神的人少了,出家的人少了,布施的人也少了,生活一时有些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政府叫我们自力更生,种点地,搞些农业生产。开头不习惯,现在手脚灵便了,也能劳动了。现在打的粮食够吃,其他穿衣、治病、修理寺院,一概由政府包下来。再加上布施香火,生活倒也满好的。最后,老和尚说:“出家人也得随着社会进步啊。”
  毛泽东说:“讲得好!社会变了,人也要变。过去,和尚一不生产人口,二不生产粮食。现在要变。不生产人口可以,不劳动不行。边区是保护宗教信仰的,但是要劳动。参加劳动后,身体好了,也不剥削人了,这就对了。今天我在你这里‘取经’了。”
  毛泽东在老和尚的陪同下,仔细参观了这座寺庙,他对庙里的雕刻、塑像、石碑和牌匾十分感兴趣。最后,他对老和尚说:“这些东西,都是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宝贵财富。一定要好好保护,不要把它毁坏了。”
  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第一,毛泽东十分尊重信教者的宗教信仰;第二,毛泽东认为宗教是文化,宗教经典和寺庙是历史文化遗产,是宝贵的财富;第三,毛泽东认为宗教职业人员应当自养。
  全国解放后,毛泽东对宗教问题也很重视。
  1963年12月30日,毛泽东在一个文件上批示:“世界三大宗教(耶稣教、回教、佛教)至今影响着广大人口,我们却没有知识,国内没有一个由马克思主义者领导的研究机构,没有一本可看的这方面的书!”“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写的文章也很少,例如任继愈发表的几篇谈佛学的文章,已如凤毛麟角,谈耶稣教、回教的没有见过。不批判神学就不能写好哲学史,也不能写好文章或世界史。”毛泽东还说过:“我赞成有些共产主义者研究各种教的经典,研究佛教、伊斯兰教、耶稣教等等的经典,因为这是个群众问题,群众有那么多人信教,我们要做群众工作,我们却不懂得宗教,只红不专。”
  毛泽东不但号召理论工作者研究宗教,自己也身体力行,亲自来研究。代表中国几个佛教宗派的经典如《金刚经》、《六祖坛经》、《华严经》以及研究这些经典的著述,他都读。《六祖坛经》一书,毛泽东读过多次,有时外出还带着。哲学刊物上发表的讲禅宗哲学思想的文章,毛泽东几乎都看,既作为哲学问题来研究,也当作群众工作问题来看待。(统战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