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结构 查看内容

一日设计师 终生护图纸

2013-7-29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20| 评论: 0

摘要: 【摘要】广州的中山纪念堂,每天游人如织。但很少人知道,它的两位设计师中,有一个是地道的广东人——黄檀甫,关于黄檀甫那些发生于大半个世纪前,却依然震撼着人心的精彩故事。 广州中山纪念堂 19 ...

【摘要】广州的中山纪念堂,每天游人如织。但很少人知道,它的两位设计师中,有一个是地道的广东人——黄檀甫,关于黄檀甫那些发生于大半个世纪前,却依然震撼着人心的精彩故事。

广州中山纪念堂

1935年,黄檀甫决定在上海郊区购地建宅,在这所大宅院里专门辟出大房间,存放中山陵、中山纪念堂、纪念碑的建筑设计图纸、照片和吕彦直的图书资料。
黄檀甫,1898年出生于广东省台山县小江墟土滘村。适逢乱世,他四处流离,却安心研究建筑。在当时国内顶尖设计师吕彦直的提携下,二人联手设计出了广州中山纪念堂。为了保护图纸安全,黄檀甫几乎拼尽一切。
他乡知遇 共商新笋
1920年,黄檀甫自英国利兹大学毕业转往香港前,专程到巴黎参观向往已久的罗浮宫,也就是在那里,黄檀甫遇到了一个改变他人生轨迹的人——吕彦直。
“吕彦直是广州中山纪念堂和南京中山陵的设计者和建筑师,被称作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奠基人’”。吕彦直和黄檀甫志趣相投,相见恨晚,并相约日后若有机会就共同创业。1921年秋,黄檀甫从香港转到上海,他先入职东南建筑公司工作积累经验,然后与吕彦直合作创办了真裕公司。
1926年2月23日,当局登报公布《悬赏征求建筑孙中山先生纪念堂及纪念碑图案》的方案。吕彦直的设计脱颖而出,获得头奖。
1929年1月15日,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奠基典礼,吕彦直因病无法南下出席奠基典礼,隔月更不幸病逝。广州中山纪念堂的建筑事务便全部落到吕彦直建筑师的全权代表黄檀甫身上。黄檀甫按照吕生前的要求请当时上海有名的“王开照相馆”和广州的摄影师,将南京中山陵第三部工程和广州中山纪念堂、纪念碑的建筑过程全部拍照记录,今人才得以看见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纪念碑建筑过程的真相。
一介白衣 辟宅护图
“图纸都是用大洋松木箱封装保存的,大木箱从地面一直垒高至房间顶部,可见图纸及图书资料数量之多!”黄檀甫的后人曾如此回忆道。
1945年夏天,为确保图纸的安全,黄檀甫还雇人在假山旁挖防空洞,将中山陵、中山纪念堂、纪念碑的图纸资料隐蔽保存。曾经有美国领事馆官员看上了黄檀甫的这座中西合璧的住宅,可即便他开出30万美元的高价,黄檀甫也不为所动。他说:“房子是自己专为怀念吕彦直老友设计的,是无价的,无论如何都不能卖。”
据悉,到1950年夏,黄檀甫在上海虹桥路住宅被征用后,这些建筑图纸、照片,以及吕彦直的图书资料的大木箱被转移到安亭路81弄5号。当时黄檀甫在香港,他频频用电话、电报叮嘱妻子搬迁时一定要妥善保护好吕彦直的所有图书资料。1950底,黄檀甫因放心不下上海的家人和那批珍贵的图纸、照片和图书资料,返回了上海。后来,上海档案馆受广州档案馆的委托,以200元的价钱买下了这批图纸,并寄运到广州,为广州档案馆所收藏。
香烟牌子 宣传抗日
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在战后把一枚铜质奖章和淞沪会战战场上的高射机关枪子弹壳赠送给黄檀甫,以表彰和感谢他在支援淞沪抗战中所作贡献。
上世纪30年代,黄檀甫虽然身兼中山陵的施工建筑师和中山纪念堂的建筑计划工程师、监理等职,工作十分繁忙,但仍关注时局、积极参与社会团体活动。1932年淞沪会战期间,黄檀甫被推举为上海各界民众慰问队副队长,投身慰劳将士、救护难民等工作。
淞沪会战时期,黄檀甫从喜爱收藏的香烟盒子中想到,是否可以在香烟外壳上印上抗日爱国的标语与图案,激励民众,特别是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于是,黄檀甫找到了上海滩知名的南洋兄弟公司总经理简玉阶,不过被对方婉拒。后来黄檀甫又想到了烟卡,上海人俗称的“香烟牌子”,就是在香烟盒中附带了一张或几张美丽的卡片,有美女的,也有故事人物等等。这次,简玉阶同意与黄檀甫合作,在1932年南洋兄弟发行的烟卡中大量出现有关淞沪会战的图片,包括“日寇焚烧商务印书馆”、“开赴前线的炮队”、“庙行战壕”、“麦家宅鏖战”等,在当时起了很好的宣传抗日作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