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如何起吊400吨重连廊?
据报道烟台高新区科技CBD的标志性景观———创业大厦主体工程日前完工。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创业之门”施工现场实地采访,发现智能和环保方面,创业大厦凸显科技“范儿”。 独特“门”型设计凸显地表效果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科技大道核心路段。以深秋的蓝天为背景,130多米高,两栋深灰色的双塔楼像两个背靠背的“L”型,于23层开始到30层从空中“握手”,构成创业大厦独特的“门”型建筑符号,地标效果凸显。记者看到,创业大厦整体边框设计都是简约的直线条,在高新区科技CBD中轴线上,突显出大气豪迈、简约高效的风格特征,成为领航东部新区的地标建筑物。 “创业大厦为地下3层、地上30层,双塔楼130多米,下端是5层高宽大的塔基式裙房。”高新城投工程部经理王建立介绍,目前在创业大厦施工现场有200多名工人正在进行内外装修:“建筑内部装修已于9月份开始,玻璃幕墙已大规模进场,主次龙骨基本完成,正在做外墙保温,同步展开干挂石材施工,预计明年9月份交工使用。” 施工用上机器人,力气大误差小 来到创业大厦29层,站在两栋塔楼的空中连廊位置,记者发现,空中连廊40多米的跨度、10多米的宽度,没有一根支撑的柱子,整个区域一眼望尽,形成开阔大气的视野。 “将来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可随意分割空间进行功能配置。”王建立介绍,从大厦23层起至30层中间钢结构连廊跨度42米,每层近400吨重的钢结构连廊施工,这种高位的跨度结构为山东省最大,在全国也属罕见。 “在创业大厦的施工中,采用的是国内领先的液压提升技术,使用‘液压爬升机器人’施工,全程计算机控制。”王建立说,有了建筑机器人,施工方仅用一个人就能搞定近400吨重的连廊的起吊,多点同时提升,误差限定在1毫米之内。 楼里种上大树,调节室内微气候 在8楼,记者看到楼板中预留了一个9米见方的“天井”,这是做啥用的呢?“在创业大厦,每4层你都会看到这样的一个‘大树坑’,今后,里面能种植十几米高的大树,将来会成为室内花园。”王建立介绍,创业大厦每4层楼都设置了一个中庭,16个悬空的“天井”错层分布,加强建筑南北向自然采光和通风,借助于自然植物,调节室内微气候。 在大厦的21层,几位工人正在楼体的顶棚安装空调。“这个空调系统很环保,是‘冷热联供’,就是说冬天的热源和夏天的冷源都是由清泉热力直供,采用工业余气提供冷热源,不仅节省投资成本,而且有效利用工业废气。”负责机电安装的工程负责人田秀义介绍,系统不仅节省了电费成本,将来在设备维修方面还能节约大量的人力,并且在降低碳排方面性能优越,能有效地减小“热岛”效应。 此外,东西两侧5层裙楼的楼顶上还预留了屋顶花园,建成后,创业大厦将有近5000平方米的屋顶花园,种植时令花草,做到四季有绿,将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高新区科技CBD将成为"创新心脏" 按照烟台高新区总体规划,高新区将以科技CBD为龙头带动,全力打造高端服务业聚集带、高端制造业密集带、滨海度假休闲旅游带、滨河高档次科技文化观光带。“一心四带”将撑起高新区新的产业空间布局。沿10公里科技大道两侧,规划建设100栋左右30层以上的大体量建筑,打造高楼林立、风格现代、气势恢宏的标志性城市景观大道。 科技CBD的主体将集中建设创业大厦、研发孵化园、软件园、总部基地、科技广场、金融广场、星级酒店和科技馆等功能组团,项目总投资80亿元,占地面积约115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00万平方米。 项目规划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聘请清华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创新设计,力求在建筑形象、功能布局、绿色低碳、景观环境等各个方面打造精品,彰显高新区独特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