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古都南京焕发绿色节能建筑新生机
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在城乡建设快速发展同时,明确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发展目标。围绕这一目标,面对土地资源稀缺、能源危机凸显等问题,南京市从推广新型建材、发展绿色建筑、加强建筑能耗监测等方面着手,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和建筑节能的力度,让这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六朝古都焕发出绿色生机。 加大“禁实”力度 推广新型墙材 近年来,南京市不断加大“禁实限黏”的工作力度,努力淘汰落后产能,扶持促进新型墙材企业的发展。该市“禁黏”工作由点到面,实现了从原先以工程、工厂为单位,由部门和墙改机构单一推进向以区域为单位、由政府综合推进的转变。 今年,南京市出台了《关于在全市墙材企业执行原材料进厂检验及产品出厂检验记录统一文本格式的通知》,对全市所有新墙材生产企业提出了原材料进厂检验记录和出厂检验记录的具体要求与规定,进一步规范了墙材质量检验工作。为确保全市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并杜绝以次充好现象的继续发生,加强新墙材产品的动态监管,南京市出台了《关于推行统一格式的〈南京市新墙材生产单位供货单〉的通知》,要求全市新墙材企业使用统一格式的《南京市新墙材生产单位供货单》。同时,按照《新型墙体材料推广证》的要求,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新墙材企业进行换证申报。 此外,南京市加大了检查力度,重点对已全部实现“禁黏”的城区以及全市新墙材与建筑节能材料的生产应用情况分别开展集中检查,并结合季度检查、月度检查及平常不定期检查,以严格的检查促进墙材使用更加规范、管理更加到位。 高标准规范流程 加强跟踪检查 结合实际,南京市调整完善了节能设计备案和节能竣工备案的程序性审查工作,拟定了《南京市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备案管理办法》初稿,为实现审查备案工作的快速便捷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南京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示范项目申报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制定实施后,南京市墙改办立即着手进行宣传和发动工作,并组织相关部门启动了改造项目的征集工作,明确要求申报单位仔细对照要求,确定改造内容,如实填写资料和认真准备材料。同时,该市对初步确认的16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强跟踪检查,召开了评审会,有力推动了全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提高了既有建筑能源使用效率。 为落实有关建筑外墙保温材料消防监管的规定,上半年,该市在全市范围内对符合A级防火性能保温材料产品的生产情况进行了调研和备案。 发展绿色建筑 发挥示范效应 近年来,南京市积极发展绿色建筑,并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开展节能工作。南京市明确要求参与保障房项目墙体材料供应的企业应严格执行现行国家及行业产品质量标准的各项规定,用节能建筑的标准来建设保障房。 今年上半年,南京市润福里、祈福里、聚福里等小区的部分楼栋获得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认证。 日前,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和南京市政府举行了“共建河西绿色生态示范城”的合作仪式,标志着省、市共建河西绿色生态示范城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节能、低碳、绿色”典型示范效应的不断增强,在南京市城市建设中吹起了一股强劲的“绿色风”。 与此同时,南京市加强了省级建筑节能引导资金示范项目的后续管理工作,目前2008年~2011年省级建筑节能示范项目执行情况的梳理和上报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为发展绿色建筑,南京市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应用,在沿江开发区突出抓好地源热泵建筑节能技术的利用。目前,该市已实施地源热泵技术的建设项目2个,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其中,大厂新城管委会办公楼项目,地源热泵投入1000多万元;大厂医院迁址新建工程全系统采用地源热泵技术,工程正在建设中,预计2013年建成投入使用。 通过试点示范,南京市积累了不少建筑节能的相关数据和工程实践经验。下一步,该市将进行科学总结,以形成技术指南、工法、图集或相应标准。 加强统计监管 充实能耗数据 南京市于2011年9月建成了市级建筑能耗监测平台。今年上半年,该市又建立了数据中心管理制度,明确了职责,加强了平台运行维护管理。目前,该平台已初步实现实时获取、分析和存储各类大型公共建筑分项电耗数据,并可全天候监测不同区域在不同时间段的用电情况。同时,南京市还完成了地铁一号线南延线、新城大厦、市委大院的信息配置工作,进一步充实了南京市的建筑能耗数据,为建筑节能工作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持。 为保障建筑节能工作顺利开展,南京市于今年6月初启动了全市建筑节能考核工作,对各区县建筑节能目标任务完成、组织机构建设、政策宣传和技术培训、重点工作推进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为节能目标的落实保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