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宁:建筑节能模式引领长三角
一年节省了80万元电费,虹桥天都商厦总经理顾振裕的心里喜滋滋的。他的大楼省电得益于长宁低碳发展能效监控平台的应用,这是长宁区正在开展的低碳发展实践区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该商场面积2.5万平方米,年用电量达670万度,经过节能改造,减少了96万度。这么大的能耗差竟是很多看来很小的漏洞造成。比如空调水泵输送能耗过高、各区域空调供给能力不均、低客流时间段自动扶梯耗电大、设备运行和开关机时间不固定、操作不严格等等。顾振裕说,原先一块电表计量,哪里有“无效耗能”根本无法知晓,现在可根据不同分项与支路电表上实时监测的数据,及时发现能耗漏洞和运行管理方面的不足。
为什么各方对长宁做法有如此兴趣?因为建筑节能迫在眉睫。根据发达国家经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将超越工业、交通等行业而最终成为能耗的首位。就我国来说,目前城镇建筑运行过程用电量4000-4500亿度/年,为发电量的22%-24%。按目前规划,到2020年我国城镇建筑还将新增100-150亿平方米,增加量为目前城市建筑面积的65%-90%。这将导致建筑用能的不断增长。而在建筑中,大型公共建筑总面积不足我国城镇民用建筑面积的5%,但其用电量却约占建筑用电量的25%,部分中心城区大型公建的能耗占比更是已接近80%。因此,建筑节能是降低城市能耗的必由之路。
举个例子,一个大型建筑安装好分项计量系统后,接入长宁能效监控平台,进行建筑能耗健康体检诊断,诊断报告提示:“发现空调水泵的能耗指标偏高以及运行台数不合理”,并同时告知有可能是原设计水泵容量偏大,同时存在主机旁通情况,需把主机旁通阀门关闭,建议使用水泵变频等等。经过上述改进后,在达到同样空调效果的情况下,能耗可下降达30%!张皓说,除了这些,该系统还可帮助业主设计能效运行管理机制,比如给负责空调设备的岗位人员设定一套流程,告诉他哪些设备在什么时间段开关可实现最有效节能等等。
因此,长宁区政府专门发文要求,把平台建设和安装楼宇能源分项计量系统作为低碳发展实践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各级相关部门配合做工作,而且专门安排了低碳发展专项基金,制订了相关补贴和奖励政策。目前,长宁低碳发展实践区核心区域内的102栋公共建筑都已完成了分项计量系统的安装,全部纳入了综合能效管理平台,待全部楼宇均采集到比较完整的周期性能耗数据,平台将从能耗监测功能周期转入能效管理功能周期。届时,一套包含资金、技术、政策、机制的较为成熟的建筑节能模式将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