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抗震防灾 查看内容

高层建筑80米以上要做抗震安全评价

2011-11-8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625| 评论: 0

摘要: 高层建筑备受关注 《条例》中规定地震烈度7度以上设防地区的80米以上高层建筑、6度设防地区的100米以上高层建筑,以及单体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的商场、宾馆等公众聚集的经营性建筑设施都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
高层建筑备受关注

《条例》中规定地震烈度7度以上设防地区的80米以上高层建筑、6度设防地区的100米以上高层建筑,以及单体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的商场、宾馆等公众聚集的经营性建筑设施都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今年年底,江苏所有的建筑都要划入地震烈度7度来设防。”江苏省地震局副局长张振亚说,以后只要是80米以上的高层都必须通过地震安全性评价。

“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要和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对高层地震安全性评价进行审定。”南京市地震局副局长徐徐说,新条例对未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或未按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的情况,作出了强制性规定。一旦违反相关规定,将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将被处以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

地震安全性评价主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建设工程选址是否合适。第二,主要看建设工程是选用什么来抗震设防的,要在设计的时候,把抗震设计体现出来。

学校抗震要求“高一档”

《条例》明确规定,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在当地房屋建筑抗震设防要求的基础上提高一档进行抗震设防。徐徐解释说,这里的“提高一档”是地震学上的术语,通俗地说,今后南京建设的学校、医院等要按大约6级地震7.5度烈度来设防。

对于防震减灾来说,设置地震监测台网和强震动监测设施都是非常重要的手段。据介绍,自今年9月底,位于南京市溧水县的一处新建的地震前兆观测台开始试运行,南京已建成5家地震监测台站和9个前兆观测点。根据新修订的条例,涉及公共安全的大型水库大坝、跨江大桥、发射塔、城市轨道交通、一百五十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等,都应当按照地震监测台网规划,设置强震动监测设施。

宏观异常要及时分析

观测到可能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报告,也可以直接向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报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进行登记,并在收到报告之日起立即组织核实,并根据地震监测信息研究结果,对可能发生地震的地点、时间和震级做出预测。

徐徐说,今后只要哪里发现地震宏观异常,诸如动物不正常,枯井溢水等,接到线索立刻就派出工作人员去现场调查,要求不许过夜就进行及时分析。对于市民拍摄到的“地震云”,徐徐说,尽管没有作为地震参考指标,但如果有市民上报,认为这是宏观异常,也要立刻去调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