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抗震防灾 查看内容

新乡农民发明抗震“跳舞房”获专利

2011-11-4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20| 评论: 0

摘要: 记者了解到,新乡市农民张德新酷爱研究探索,利用打工的业余时间研究出一种抗震“跳舞房”,并获得了国家专利。昨天,张德新接受东方今报记者采访时称,每次看到地震巨大的破坏后果,心里都很难受,虽然自己文化程度 ...
记者了解到,新乡市农民张德新酷爱研究探索,利用打工的业余时间研究出一种抗震“跳舞房”,并获得了国家专利。昨天,张德新接受东方今报记者采访时称,每次看到地震巨大的破坏后果,心里都很难受,虽然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一定要尽最大努力,设计出抗震房,以减少地震给人类带来的伤害。

  梦想:设计抗震房,减少地震危害◀◀

  现年48岁的张德新是新乡市牧野区吕村村民,高中毕业后,就跟着建筑队打工,20多年来,他变换的是工地,不变的是工种——模工,有活时就奔走在不同的工地上,无活时就在家里闭门琢磨一些东西。

  “智利地震、海地地震,最严重的是咱们汶川地震。”张德新说,太多的房屋在地震中倒塌了,太多的群众死在了倒塌的房屋中,但是新西兰地震却没有造成太大的人员伤亡,“因为人家的房屋都是抗震的,这就给我了很多思考,如果房子抗震,不就可以减少群众的伤亡吗。”

  抱着研究抗震房的梦想,张德新开始琢磨起地震和房屋结构。为了方便,他们专门在新乡市区东站附近租了一间房子,取名 “农民工研究抗震防震减灾实验室”。

  “之所以在东站附近租房子,是因为这边有水泥、沙土、钢筋等,取材方便,也方便自己打工。”张德新说,一有时间,他就开始鼓捣。

  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昨天下午,张德新在位于新乡市区解放大道西侧的出租屋里,准备测试他的模型房的“抗震”程度。

  在这间面积约20平方米的小门面房内,有两个楼房模型,放在自制的模拟地震平台上,一个是常规楼房,另一个是运用了抗震技术的楼房,张德新取名为“跳舞房”,也叫“抗震房”。张德新介绍,他设计的抗震房,地基是地基,主体是主体,中间不是一体的,中间只有钢板等东西,在地基和主体之间起到摩擦作用,另外在抗震房的四周通过特定的钢丝绳将房子和地基连在一起,当地震来临时,抗震房在瞬间可以根据不同的受力,在前后左右方向移动,通过自身的晃动,缓解地震带来的冲击力。

  据张德新介绍,“抗震房”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是在2010年3月份,他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11年7月份,发明专利证书经过审查,予以登记生效。

  “我上次实验效果很好,在同样的震动效果下,常规房倒塌,抗震房安然无恙,但是模型稍小点,此次模型体积大。”张德新说,“抗震房”有四大特性:减弱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强度;增强建筑物对地震破坏的应变能力;改变建筑物在地震时的生存条件;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的平衡状态。

  憧憬:坚持下去就是成功◀◀

  张德新也有遗憾,因为建一个稍微正规的模拟地震平台需要几十万,自制的这个平台只花了8000多元,有时候实验效果并不理想。

  “资金是最大的瓶颈。”张德新说,自己已经在“跳舞房”上前后投入将近10万元,而自己,只是一个收入微薄的普通农民工

  “如果谁能让我在专业模拟地震平台上进行测试,将是我最高兴的事。”张德新说,他现在最渴望的就是有人帮他联系专业的模拟地震平台,把自己的模型放上去。

  下一步打算怎么办呢?面对东方今报记者的提问,张德新说:“绝不气馁。”

  张德新说,自己喜欢琢磨东西,如果仅仅满足吃饱喝足,人生就没有意义了,有追求、有动力,这样的生活有意义,“有人说自己的愿望太理想化了,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只要追求,哪怕最后证明失败了,也活得有价值,因为我经历过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