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结构 查看内容

新加坡政府强推建筑“绿潮”

2011-11-2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58| 评论: 0

摘要: 记者获悉,狮城新加坡正在展开一场由政府主导的建筑“变绿”计划,目标是到2030年让80%的建筑成为绿色建筑。 新加坡的绿色建筑计划始于2005年,建设局当时推出了自愿性质的绿色建筑标志(Green Mark)认证,考 ...
记者获悉,狮城新加坡正在展开一场由政府主导的建筑“变绿”计划,目标是到2030年让80%的建筑成为绿色建筑。

新加坡的绿色建筑计划始于2005年,建设局当时推出了自愿性质的绿色建筑标志(Green Mark)认证,考核的指标包括节能、节水、环保、室内环境质量和其他绿色特征与创新五方面。不过自2008年起,所有新建建筑以及部分既有建筑开始被纳入强制认证的范畴。

Green Mark由高到低分为四个评级标准:白金级、超金级、黄金级和认证级,对建筑节能的要求从35%至15%不等。目前,新加坡获得绿色标志的建筑超过840座,建筑面积共计2500万平方米,占到全国总建筑面积的12%。

为了让新建建筑全部成为绿色建筑,新加坡的做法一方面是由政府部门带头,确保超过5000平方米空调面积的新公共部门建筑物达到绿色标志白金评级,以及在出售土地时,规定新工程项目必须达到白金和超金绿色标志评级。

另一方面,针对私人开发商,新加坡政府推出“绿色标志建筑面积奖励计划”,超金级绿色建筑可以获得最多1%、不超过25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奖励,而白金级绿色建筑可获得最多2%、不超过5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奖励。

由于新加坡新建建筑的比例较小,95%的建筑为既有建筑,因此新加坡政府不得不将更多精力用于鼓励业主对既有建筑进行改造、变身成为绿色建筑。

新加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经推出1亿新元的“既有建筑绿色标志奖励计划”(Green Mark Incentive Scheme for Existing Building),为老建筑翻新改造提供资金支持,业主最高可获得节能设备开销35%、不超过150万新元的现金奖励。

除此之外,今年10月新加坡建设局开始试点“建筑能效改造融资计划”(Building Retrofit Energy Efficiency Financing Scheme),试图解决建筑改造缺乏起步资金的问题。根据这项计划,商业建筑项目可向指定银行申请不超过500万新元、一年半至七年期贷款,利息不少于3.5%,贷款违约风险由建设局和银行共同承担,而需要业主满足的条件是:改造后的商业建筑,其能源效率须至少达到绿色建筑认证级水平。

“新加坡也许是世界上最早要求既有建筑达到最低节能标准的国家之一。业主也许会问,这对自己有什么影响?为了满足最低节能标准,最初的建筑改造费用也许会高一些,但完成改造的绿色建筑在节约能耗方面的表现最终会弥补这部分改造成本,同时,这样的行为也为环境作出了贡献。” 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兼人力部政务部长陈川仁表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