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结构 查看内容

优化交通出行结构 深圳“绿色建筑之都”已具雏形

2011-9-27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04| 评论: 0

摘要: 为减少由交通运输所产生的碳排放,深圳市一直致力于通过优化交通出行结构,实施公交主导的发展模式,完善慢行交通系统,推动低碳减碳出行。 昨日,市规划国土委公布了《深圳创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白皮书(2010- ...
为减少由交通运输所产生的碳排放,深圳市一直致力于通过优化交通出行结构,实施公交主导的发展模式,完善慢行交通系统,推动低碳减碳出行。
昨日,市规划国土委公布了《深圳创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白皮书(2010-2011)》。据悉,自深圳成为我国首个由部市共建的国家低碳生态城市以来,深圳通过优化交通出行结构,推动低碳减碳出行,正式步入轨道网络化运营时代,深圳“绿色建筑之都”已具雏形,预计今年新规划和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00条以上,实施主要客流走廊公交快速化改造工程,多种渠道增加场站供给。今年以来,新增公交专用道200公里以上。
另据了解,深圳从2010年开始,全市继续加强新建建筑节能监管,全市建筑节能总量累积达到87.2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50.3%,相当于节省用电26.1亿度,减排二氧化碳220万吨。
此外,为积极打造“绿色建筑之都”,近年来深圳不断强化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建设。截至2010年,全市累计共有绿色建筑项目64个,绿色建筑面积93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556.3亿元。其中绿色建筑示范项目51个,绿色建筑示范建筑面积876万平方米,总投资额493.9亿元,“绿色建筑之都”已具雏形。
据了解,通过大力发展垃圾焚烧发电,推进填埋气体、餐厨垃圾和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深圳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率得到大幅提升。下坪固体废弃物填埋场、塘朗山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工程等一批重点环卫设施建成使用。
2010年,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量约占垃圾处理总量的40%,年发电量超过2亿度。除发电以外,经处理的固体废弃物还被广泛用作肥料、燃料、建筑材料等,实现了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目标。
2010年,城市绿化覆盖率为4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6.3平方米,深圳成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示范市和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
全市绿道网建设有序开展,截至2010年年底,全市实现区域绿道全线贯通,建成长度335公里。在设计建设中,绿色、低碳的建筑材料成为绿道网建设的主要材料。深圳绿道网的建设将自然保护区、公园、水库、旅游景区、滨海区等兴趣点串联起来,体现了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的有机结合。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