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通览钢结构年内可能动“手术”
开车经通惠路驶入萧山城区,远远就能看到北山通览上“萧山走向世界”六个大字,1998年建造的北山通览已经成为萧山一处标志性建筑。近日,新闻直通车栏目的记者在区市政园林管理处采访时获悉,由于北山通览建造已有一定年头,年内可能会进行加固维修。
北山通览“身体有恙” 北山通览工程由福州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萧山杭萧钢构施工,于2000年4月竣工验收,随后移交给市政园林公用事业管理处养护。2006年,浙江大学土木工程测试中心专家对北山通览进行了检测,发现它的“健康”状况不大乐观。 据了解,专家现场踏勘发现北山通览的主拱使用螺纹管,管径偏小、管壁偏薄、壁厚与直径不成比例;拱脚支座及拱顶横梁支座处等受力关键节点域锈蚀比较严重;拱顶横梁主杆管支座下陷,西侧山体岩石已发现滑移、局部坍塌,横梁受力主管偏离原来的支座位置。除上述状况,还存在通览两侧山体裸露面原设置的锚杆护网老化等问题。 去年11月底,区建设局为此邀请北山通览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萧山部分钢结构企业技术负责人、部分专家、检测单位等专门研究北山通览的安全质量问题。专家建议及早给北山通览动“手术”,但鉴于周围环境复杂,动工前要根据北山通览现状制定详细的维修措施。 专家“会诊”,“手术”难度不小 2002年、2005年和2008年,市政所先后3次对北山通览进行全面养护,主要是除掉钢管上的铁锈和刷漆,但与这次计划实施的工程相比,只是“小手术”。 北山通览位于北山公园东侧,通惠路通过北干山的大拉沟内,呈南北走向,是大型广告类拱式钢桁架结构,其中人行道底面离路面高度为9米,拱顶为跨度达118.8米钢结构横梁,在山体两侧设有6个支座,横梁供行人通行,整个横梁重252吨。这样一个重量级建筑物,其质量安全状况很受相关部门重视,但该工程留存下来的竣工技术资料很少,给工程安全性评估和维护加固带来了技术上的难题。 根据北山通览现在的“病情”,专家提出实施加固维修方案最为可行,同时由于通惠路交通繁忙,维修主体结构也要考虑对通览拱顶跨度达118.8米的横梁周边山体岩基稳定性进行专业检测,并扩大到通览两侧大面积山体的浮石清障和护网更新。此外,拱顶横梁和广告结构重量已基本加载于桁架拱顶,拱顶横梁钢支座及其下部基础的修复加固工作又会受到周边环境条件限制,施工难度很大,必须周密设计,谨慎施工。区相关部门将在近期邀请专家,抓紧编制北干通览施工方案,通过论证后争取在年内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