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长江四桥是一座悬索桥。南、北主塔高223米,两条粗壮的主缆在南、北主塔之间形成了一个“U”字形。沿着主缆的走向,是一条4米宽的镂空钢丝“路”,工程中称为“猫道”。 “南京长江四桥主跨达到1418米,如此大的跨度必须采用悬索桥的架构。相比于长江大桥和二桥,悬索桥柔性更大,抗地震、横风能力更强。”在现场,南京重大路桥建设指挥部工程处处长戚兆臣告诉记者,桥梁柔性大,项目施工就存在许多特殊要求和新的创新技术。 走上主桥,144块长15.6米、宽约3.5米的钢箱梁,被一块块“并肩”焊接在一起,形成一条钢铁“长龙”向江北延伸开去。 “整个四桥的钢箱梁桥面全长2189.6米,总重达35853.3吨,而所有的重量都挂在这两条主缆上。”戚兆臣指着桥面上空的主缆说。 从远处看,主缆像是两根细细的绳索,但走近了才发现,这主缆真够粗的。 主缆由135束钢绳组成,而每束钢绳又由127根钢丝组成。也就是说,主缆事实上由17145根钢丝组成,直径达60多厘米,每条主缆自重就9000多吨。144块钢箱梁通过桥两侧100多根吊索挂在主缆上。 长江四桥的三跨悬索桥跨径为国内最大,将两条主缆牢固地拉住成为工程的难点。因此,在桥梁南、北锚碇施工中,采取了众多新的工艺。 “南锚碇处于地震断裂带,岩面高差大,地质条件复杂,不可预见因素多。”据戚兆臣介绍,南锚碇在国内首次采用了“∞”字形连续墙,这种新技术可以克服现有的地质结构,将主缆牢牢地锁在锚碇里。该技术获得了2010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而北锚碇则绝对是个“大家伙”,整体高度达52.8米,相当于地面上的20层左右高楼,一肩挑起5.3万吨拉力。 桥面为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记者从桥的南侧步行至桥中,共用时20分钟。开通后,驾车通过整个桥面仅需要2分多钟。 走在桥面上,听到脚底下传来“铛铛铛”的响声,原来这高达3.5米的钢箱梁桥体内,还有工人在进行照明、通信等辅助设施的施工。 “目前,长江四桥最困难的主体施工已经完成,主缆的除湿、照明等工程也已完成,进入‘猫道’的拆除阶段。”戚兆臣说,今年6月份,“猫道”拆除完毕后,就将开始桥面的沥青铺装作业,计划9月底铺装完毕,11月底整座桥梁建成通车。 据悉,长江四桥建成后,将“牵手”绕越东南环、长江三桥、绕越东北环,使南京“大外环”实现闭合。长江四桥长江以南的沪宁高速、宁杭高速、312国道也可通过它,与宁淮高速、宁连高速、宁通高速等实现联网,长江四桥通车后,经南京过江车辆将无须进入南京城,一路高速直达江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