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车3个月温州大桥常维修
温州大桥为何常“维修” 怎么又是温州大桥施工?司机们更疑惑了。翻开温州大桥的维修经历,不难发现,前几个月这里就曾进行一次长时间的封道施工。 温州大桥主线单向有3条车道,分别为超车道、行车道和紧急行车道。 去年10月8日至11月12日、11月13日至12月13日,温州大桥北航道北引桥左幅行车道(即台州方向中间的车道)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施工。他们将560米损坏路段的混凝土凿去,重新灌注混凝土,修葺一新。 这次施工的地方,还是这560米长的路段。这一次工人用专业的机器,在新路面凿出一排排微小而整齐的坑眼。 “首先要解释一下,我们这次施工不是维修,而是路面打磨作业。”负责施工的温州绕城高速公路公司总工杨涛回应了人们的猜疑。据他介绍,此次施工时间分别为3月12日早晨5时至下午4时30分,以及3月14日早晨4时至下午2时。 新修的路为何打磨? 既然是刚投入的新路,为何要凿出一个个小坑呢? 杨涛介绍了这次施工的背景:2月15日、2月22日、3月2日,该路段接连发生3起事故,其中有两次,当事车辆都是重车,从行车道向快车道变道的过程中,刹车减速时,车辆向左侧滑,情景较类似。这一巧合引起高速公路方面的注意。 于是,他们对刚修好的道路进行细致的检查和检测,发现行车道与超车道(老路)之间存在较大的地面粗糙度差异。 “根据有关要求,我们维修行车道时,就已对新路面进行刻槽,使路面变得粗糙,满足车辆摩擦所需的构造深度标准,不过,旁边的超车道因为使用时间太久,路面被车轮摩擦得比原标准粗糙很多,这就导致新路面和老路面的摩擦力产生较大差异。”杨涛表示,发现这种情况之后,他们便在新路上进行打磨,使其变得更加粗糙,从而平衡新老车道摩擦力。 摩擦力差异会致车辆侧滑 市公路管理处养护科专业人士王建平说,一般来讲,新车道会比老车道光滑,两条车道会产生摩擦力差,车辆在新车道上行驶的刹车距离会比老车道长。一辆车从新车道向老车道变道,当一侧轮子“踩”入老车道,而另一侧轮子还在新车道上时,如果进行急刹车,车辆就会因为新车道较光滑而往新车道这一侧侧滑。 杨涛说,温州大桥新修复的这条行车道此前一直用得很稳定,近一两个月一直下雨,可能影响了车辆轮胎对地面的附着力,才使得新旧两条车道间的摩擦力差异对行车的影响效果凸显出来。在此他提醒司机,通过温州大桥时车速不要过快,并且尽量不要随意变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