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还寒时节,位于长风乡的宁安铁路安庆长江大桥北岸施工工地却没有一丝寒意,工地上机车轰鸣、人声鼎沸,几百名工人正在紧张地施工。 为了保证工期,工地上的许多工人和技术人员这个春节都放弃了休假。目前,大桥南北引桥、北岸滩地84个桥墩、跨大堤连续梁和无索区钢梁已经全部竣工,两根主塔柱也已进入上塔柱施工阶段。 2月10日,宜城寒气逼人。根据气象部门预报,当日最低气温为2摄氏度,最高气温4摄氏度。 当天上午,记者随同宁安铁路安庆长江大桥项目部一分部的工作人员来到位于长风乡的宁安铁路安庆长江大桥北岸施工工地,湿冷的江风吹打在脸上钻心的痛。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的气温一般都会比城里的温度低2摄氏度左右。根据宁安铁路安庆长江大桥4号区主塔柱施工人员上午反馈的消息,4号区主塔柱施工现场还出现了结冰现象。 记者了解到,目前工地上几百名工人的主要工作就是“上塔柱”施工。 2009年,大桥主桥墩首节钢围堰顺利下水,记者曾登上过主桥墩。一晃两年多过去了,大桥主塔柱已进入到了上塔柱的施工阶段。上午11点,江面上突然下起了零星雪子。“冰天雪地”里,工人们是如何工作的,这激起了记者的好奇。 11点半,记者坐船登上了大桥4号区主塔柱,顺着主塔柱的楼梯爬上中塔柱区域,俯身下望,记者顿感眩晕。主塔柱技术员田永杰告诉记者,感觉眩晕属于正常情况,毕竟这有近百米高的落差。 “在这种天气下的施工,我们已经司空见惯;除非是遇到极度恶劣天气,工程才不得不停工。”田永杰说,目前主塔上塔柱的施工已经进入关键阶段,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与进度,数百名施工工人早上来到工地后下午才回去,中午由项目部将饭菜送上工地,工人们吃完饭后就地休息。
主塔柱技术员田永杰告诉记者,大桥580米高的双塔钢桁梁斜拉桥位居目前国内四线铁路桥跨度之最,高210米的主塔名列国内铁路桥桥塔高度第一,最大索长300米的斜拉索位居国内铁路桥首位。目前主塔上塔柱已经施工到25节,150.5米高。 钢梁架设技术负责人郑磊祥告诉记者,在塔柱施工的同时,每施工一节钢梁,就得同时进行斜拉索挂设施工;主塔施工结束后,斜拉索施工同时完成,进行主塔合拢。这段时间,两根主塔柱已经进入到了上塔柱施工阶段,随后将进行斜拉索和有索钢梁的架设工作。 为了确保斜拉索施工的精准性,大桥建设者们专门为塔墩安装了先进的定位装置,做了两个定位盘。在施工时,将索道管卡在定位架里面,这样通过测量,可以将索道管精准定位在5毫米以内。
宁安铁路安庆长江大桥距上游已经建成的安庆长江公路大桥约22公里,全长2996.8米;分为四线铁路桥,一侧为宁安铁路两条客运专线,另一侧为阜景铁路两条干线,是南京至安庆铁路和阜阳至景德镇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宁安铁路的控制性工程。此桥系宁安铁路唯一一座跨江大桥,技术含量最高,全桥累计完成产值15亿元。 记者了解到,宁安铁路实现客货分线运输,可大幅提高客货运输能力和运输质量,并与长三角城际铁路网衔接,形成运力强大、便捷高效、节能环保的快速客运网;安庆至南京、上海旅行时间可分别缩短至2小时和4小时,大大缩短了沿线及长三角各中心城市间的时空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