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经近两个月零下30℃的低温连续冷冻后,2日,万里长江第一地铁隧道地铁2号线过江隧道,正式开挖首条横向联络逃生通道。 联络通道长6~7米、宽3.9米、高4.3米,是地铁两条来去隧道之间的横向连接道,可供乘客遇到紧急情况从出事隧道向另一条安全隧道转移。
按规定,每隔600米建一条联络通道。过江地铁隧道长约3100米,需打通5条联络通道,其中2条在江底。昨天开挖的首条联络通道位于新河街地下31米,过江隧道武昌江堤边的风井口。 施工方中铁隧道集团介绍,由于两条隧道间横向间距仅6米,无法使用“地老虎”盾构机施工,只能靠人工用风镐开挖。由于地下水压太大,施工期间易发生渗水、管涌、塌方等事故。
为此,联络通道特别采用“冰冻法”施工通过冻出一座“冰立方”,形成保护带,阻断地下水和长江水,再来开挖通道。为以防万一,开挖前会先在联络通道两端建两道重2~3吨的安全门,可以抵御60米深的水压。一旦出现没冻结实等事故,可立即关闭安全门,防止地下水冲毁建好的地铁隧道。 首条联络通道于去年12月6日开始冷冻,制冷采用的是结冰点更低的盐水,利用20余根冷冻管插于联络通道土层中。临近洞口处平均温度零下10℃,外围最低达到零下30℃。 记者沿着陡峭的铁楼梯旋转22圈,下到施工点。联络通道洞口造型犹如一道“拱门”。待了不到一分钟,就感觉冷得打颤。穿着军绿大衣的工程师杨东博说,尽管有“冰铠甲”护体,但开挖时仍需小心翼翼。这边人工开挖,那边持续冰冻,确保“冰铠甲”牢固。因此洞口气温零下10℃,风井口江风袭来,气温更低。 记者看到,由于洞口较小,刚开始只能2人上阵,一人手持风镐凿开泥土,一人用铁锹运土。“拱门”每横向挖深40厘米,工人需用钢架支撑固定。至下午4点30分,挖了6个小时后,洞口才初现雏形。测量显示,“拱门”前行了2米。按照施工进度,通道6米长,正常7天才能挖好。 施工方介绍,5条联络通道预计3月底全部完工,随后开始铺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