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留住民族魂 保护文化根

2013-10-18 11:49|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225| 评论: 0 |来自: 网络

简介:于飞 图   虽然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启动一年有余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各地上报的1.2万余个传统村落仅占全国行政村的1.9%、自然村的0.5%,其中有较高保护价值的村落还不足5000个,仍存在 ...


于飞 图

  “虽然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启动一年有余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各地上报的1.2万余个传统村落仅占全国行政村的1.9%、自然村的0.5%,其中有较高保护价值的村落还不足5000个,仍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10月17日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新闻发布会上,住建部村镇建设司司长赵晖介绍。

  就在10天前的10月9日,中央有关部门还专门召开了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李克强总理对会议作出批示,其中强调要弘扬传统文化。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也指出,建设美丽乡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要保护好古村落。

  “显然,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工作还任重而道远,我们还要不断增强留住民族魂、保护文化根的意识。”赵晖强调。

  美丽乡村建设成绩斐然

  命名了两批1561个中国传统村落

  赵晖在当天的发布会上介绍,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工作启动一年多来,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去年4月,三部门启动了全国传统村落摸底调查,将传统建筑风貌完整、选址格局保留传统特色或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村落均列为调查对象,这样的全国性传统村落摸底调查在我国还是首次。上报的1.2万余个传统村落包含2000多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3000多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涵盖了我国少数民族的典型村落。

  另外,三部委还推荐成员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建立了专家咨询指导制度,为传统村落保护提供总体技术指导和战略决策咨询,研究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支持政策。同时,还初步建立了国家保护名录,制定了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并根据保护价值的不同进行分等定级管理。截至目前,三部门共命名了两批1561个中国传统村落。

  “在政策引导方面,三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保护发展必须坚持规划优先,未经批准不得对传统村落进行迁并,提出建立挂牌保护制度和名录退出机制的意见。同时,还争取了支持科学调查和保护发展规划编制的资金。”赵晖说。

  传统村落发展相对滞后

  保护价值较高的传统村落不足5000个

  传统村落承载着历史的基因,在不懈的保护发展中,我国传统村落还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传统村落现存数量很少,据估计,有较高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现存不到5000个;传统村落发展相对滞后,大量传统村落分布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支持力度不足,对传统村落保护的支持还比较少,支持村落发展的措施不足;管理指导薄弱,有法不依、破坏性建设现象仍然存在。”赵晖指出。

  除了上述存在的不足,本报记者还就如何将保护传统村落与当前城镇化相结合的问题向赵晖提问。他介绍,保护传统村落与城镇化是不矛盾的,但要强调的是,推进城镇化也好,建设新农村也好,保护传统村落是第一位的,保护好传统村落有利于我国建设新农村和城镇化发展。

  会上,就如何发展传统村落,避免过度开发,赵晖表示:“传统村落可以搞一些旅游开发,但是传统村落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旅游,还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功能。我们要在旅游业态上加以引导,如把一些古建筑开发成较高档次的客栈,避免大规模低层次过度开发。”

  保护发展工作任重道远

  拟用3—5年时间制定相关扶持政策

  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应保持其真实性、完整性和可持续性。对于我国在传统村落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应建立长效保护管理机制加以约束。

  “下一步,三部门拟用3—5年时间,基本摸清传统村落的家底,制定保护发展扶持政策。”赵晖介绍了下一步保护发展传统村落将要开展的工作。

  他说,近期,三部门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继续深入开展村落调查,尽快摸清全部传统村落的家底。指导开展省级、市县级传统村落的认定工作,按“一村一档”建立中国传统村落档案。二是明确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总体思路、工作目标,确定保护发展的优先任务,划定保护重点区域,提出保护发展措施。三是完善保护发展的法律法规,健全保护发展的管理制度,建立传统村落警告和濒危警示制度。四是支持新的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编制保护发展规划,支持各地开展抢救性保护试点工作。五是开通传统村落门户网站,普及保护发展基本知识,建立公众交流平台。

  虽然有了明确的工作思路,但赵晖表示,目前传统村落的社会影响力还不够,他呼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