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三忧我国摩天大楼热

2013-9-27 13:34|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97| 评论: 0 |来自: 网络

简介:三忧我国摩天大楼热   7月20日,号称比现在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还高10米,高达838米天空之城在湖南长沙市望城区进行奠基仪式;8月3日,高达632米、被称为中国第一高楼的上海中心主体结构封顶。据7月29日《人民日 ...


三忧我国摩天大楼热

  7月20日,号称比现在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还高10米,高达838米“天空之城”在湖南长沙市望城区进行奠基仪式;8月3日,高达632米、被称为中国第一高楼的上海中心主体结构封顶。据7月2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根据《2012中国摩天城市》报告,中国大陆拥有超过152米高的非住宅类摩天大楼总数470座,在建的为332座,规划516座;而美国现有同类摩天大楼为533座,在建6座,规划24座。预计到2022年,中国摩天大楼总数将达到1318座,是美国536座的2.3倍。

  近年来全国各地在建和计划建设的摩天大楼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它们不断刷新着“最新”和“最高”的纪录。面对高烧不退的摩天大楼热,有人高兴有人担忧。高兴的是那些急于要出政绩的地方主政官员,担忧的却是广大老百姓。

  担忧一:“劳伦斯魔咒”是否会在中国应验?

  英国《卫报》网站近日报道称,英国巴克莱资本公司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过去140年来的摩天大楼热是危机迫近的准确指针。

  目前全世界在建的124座摩天大楼中,53%位于中国。中国已准备好使这一比例将增加至87%。在中国,约80%的新大楼在远离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发达沿海地区的城市拔地而起,巴克莱资本公司称之为“建筑泡沫扩大的迹象”。

  巴克莱资本公司的报告指出,由于中国建成了越来越多的高楼,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泡沫制造者”。

  巴克莱资本公司说,建设世界最高建筑的热潮与经济危机之间“不健康的关系”很可能影响中国。

  1999年,经济学家劳伦斯总结出一个“摩天大楼指数”,将经济危机与摩天大楼的建成联系起来。据记者了解,所谓“摩天大楼指数”,是德意志银行的经济学家劳伦斯1999年首度提出的“摩天大楼指数”的概念,也被称为“劳伦斯魔咒”或“摩天大楼魔咒”。他发现经济衰退或股市萧条通常发生在摩天大楼建成前后,摩天大楼与经济有着惊人的关联。“摩天大楼指数”预示经济衰退屡屡应验。摩天大楼热是标志着经济崩溃即将来临的一个可靠的指标。劳伦斯曾表示,一个国家如果突然爆发兴建摩天楼的热潮,预示着金融危机正在逼近。

  劳伦斯认为他提出的“摩天大楼指数”是以事实为依据的:纽约克莱斯勒大厦在1930年完工,帝国大厦在1931年落成并成为当时的世界第一高楼,都恰好与“大萧条”发生的时间一致。而上世纪70年代,著名的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和芝加哥希尔斯大厦落成,成为了1974年全球经济危机的预兆。1997年,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双子塔接棒帝国大厦成为世界第一高楼,随后便爆发了席卷全亚洲的金融危机。再往后,2010年完工的迪拜塔新晋成为世界第一高楼。这恰好与近年来的全球经济危机爆发的时间一致。劳伦斯还表示,兴建摩天高楼和其他类型高层建筑一般始于容易获得大量资金的狂热期,但通常都最终陷入衰退。

  当然,这一“魔咒”也并非一直灵验。摩天城市网的报告对“劳伦斯魔咒”进行了修正。其认为,摩天大楼的建设总量出现爆发式增长,说明经济资源本身已经出现配置混乱,经济环境已经出现结构性震荡,市场自信心过度膨胀才导致了摩天大楼泡沫累积。

  据记者了解,中国规模最大的季度经济调查显示,房地产开发商的信心已降至比2008年经济衰退时的最低点还要低的水平。更令人担忧的是,同一项调查显示,建筑公司的信心虽然比前一个季度有所回落,但仍然保持较高水平。

  虽然该报告并未对目前的摩天大楼热潮作出具体的预测,但认为目前中国的状况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十分相似。而美国的经验是,一次突然性的经济调整可以让一座摩天大楼的价值下降30%。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