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农村古建筑保护刻不容缓

2013-9-23 09:43|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92| 评论: 0 |来自: 网络

简介:古建筑 网络配图   农村古建筑都凝结着先民的智慧,是地方历史文化演变和发展的见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农村古建筑保护工作长期被忽视,且无保护手段,文物时常被盗,处境堪忧。   以江西省抚州市临 ...


古建筑 网络配图

  农村古建筑都凝结着先民的智慧,是地方历史文化演变和发展的见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农村古建筑保护工作长期被忽视,且无保护手段,文物时常被盗,处境堪忧。

  以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为例,临川区有34个乡镇,110万人口。临川自古以来文化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著名的“才子之乡”。区内农村古建筑十分丰富,有楼、台、亭、阁、园等70多处,古祠堂、桥梁、书院113处,有清代名臣李绂故居,也有饶漱石、李井泉、游国恩、萧涤非、邓从豪等近现代名人故居,也有朱德和蒋经国在临川工作的住所。目前,该区有文物保护单位176个,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两个、市级14个、区级160个,这些文物保护单位以农村古建筑居多,占61%,散布在广大农村地区。近10多年来,大多数农民从古建筑中迁入新居,大部分古建筑无人管理,年久失修,风雨飘摇,屡遭偷盗,一些有价值的文物已经消失殆尽。例如,腾桥镇邓坊村明清古建筑“道里民居”一扇雕刻精美、栩栩如生的窗户,能够卖到几千元,成为盗窃者觊觎的目标。去年12月,河埠乡油顿村被盗一栋古建筑的门牌价值两万余元。近年来,临川区有90%以上的古建筑被盗,有的还多次被盗,文物损失巨大。

  为此建议:各级文物保护部门要研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各乡镇派出所要及时和文物部门沟通,掌握管辖地的文物数量和构成,成立古建筑保护队,建立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巡逻制度。进一步明确古建筑保护的政策、原则和措施,使古建筑保护和开发利用得到有机结合,创造出丰富旅游资源。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古建筑的保护,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古建筑保护,形成政府资金、民间资金共同投入的良好局面。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