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蚁族居住难题:100平米舒服住下12人
简介:高房价、高房租让不少年轻人“蜗居”大城市,伴随而来的群租现象也是屡禁不止。南开大学艺术系3名本科生历时半年设计了“‘Yn’式蚁族室内生活空间设计研究”,通过空间合理分割与扩展,可以使100平方米的普通住宅舒 ...
高房价、高房租让不少年轻人“蜗居”大城市,伴随而来的群租现象也是屡禁不止。南开大学艺术系3名本科生历时半年设计了“‘Yn’式蚁族室内生活空间设计研究”,通过空间合理分割与扩展,可以使100平方米的普通住宅舒舒服服地住下12个人,不仅能满足他们的起居、休闲、学习及就餐等功能,还保证了隐秘性、安全性、舒适性。这项设计近日荣获“2013‘新人杯’全国大学生室内设计竞赛”一等奖。 “我自己在北京实习时就曾做过‘蚁族’,蜗居在6、7平方米隔出来的暗间里,连窗子都只能向内开,有的暗间甚至还没有窗子。”设计者、南开大学艺术系大四学生孙靖伟告诉记者,在大型城市合理解决年轻人的住宿问题,是他们最初的想法。 一般来说,100平方米最多就是三室两厅,怎么能做到这么大容量呢?孙靖伟等人有自己的秘诀——可拉伸式餐座,可移动式卧房门,隔板隐藏家具,可移动客厅等巧妙设计。他们充分利用挡板、滚轮,将整个屋子大致分成客厅、餐饮和住宿两个区域,所有的非承重墙都换成推拉式的柜子。进入屋内,首先是客厅和厨房餐厅,客厅旁分割出两个厕所,方便异性合租,由公共区域进入到卧室区域,保证了一条流线型的通道进入阳台晾晒衣服等,卧室也划分成两大区域,有上下铺,也有内嵌式的学习空间等,充分利用了挡板原理,“立起来能分割空间,人多时还能放下来做床铺,但所有设计都保证了住宿的隐秘性。” 有意思的是,孙靖伟设计的客厅还能移动,原来,白天客厅大约有10余平方米,晚上通过滚轮和挡板的设计原理,原来的客厅只保留一个进门过道,“变身”划分为一个住宿空间。不仅如今,同学们还自己设计了可拼接成床铺的沙发等创意家具。为了最大化利用空间,桌子都是抽拉式的,可长可短;电视也放在可旋转电视柜上,便于移动,柜子上本身还能储酒,“就算暂时蜗居在一起,也是充满梦想的年轻人,希望大家仍然能享受生活。每间屋子也都能享受到清晨的阳光。” |
上一篇:奥巴马任命批评家加入艾森豪威尔纪念碑小组
下一篇:中国建筑师在欧洲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相关分类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