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文化宫 一座大众可以参与交流的城市建筑
摘要: “我们希望成都市文化宫的建筑风格是开放、生态、亲民的,即体现出时代文化建设的特征和魅力,又能为城市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和建筑新景观。”西南设计研究院、文化宫项目的总设计师闫雪在聊起即将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新 ...
“我们希望成都市文化宫的建筑风格是开放、生态、亲民的,即体现出时代文化建设的特征和魅力,又能为城市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和建筑新景观。”西南设计研究院、文化宫项目的总设计师闫雪在聊起即将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新文化宫时告诉记者说,作为一个建筑师,能将自己对城市的理解,通过公共建筑融入市民的生活中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创造。 如今,一座崭新的成都市文化宫矗立在清江中路上,因其特有的公共建筑特征而成为一座地标式建筑。高层的文体办公楼外形仿佛一座坚实、简约的山体,与船形的电影娱乐城遥相呼应。建成后的新文化宫将集教育培训、文化艺术、体育健身、娱乐休闲、办公服务的多种使用功能于一体,将为广大市民提供多层次的休闲娱乐活动。据悉,文化宫现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工作,将会在明年初正式投入使用。 这是一个面对市民的公共建筑 曾几何时,还记得儿时记忆中的文化宫是人气最旺的活动场所———数以百计的单位在此举办职工工会活动,一代代周边社区居民大院的孩童们在此游戏……在一年四季里,各类职工学习、文艺演出、体育比赛都纷纷在文化宫里举行。在许多“老成都”的记忆里,那是一处充满了无限生活气息的群众生活的缩影。 闫雪认为,文化宫的建筑设计在考虑布置总平面时,注意了功能分区明确,将闹、静、多动的用房适当分隔,合理组织人流和交通路线,减少相互干扰;尽量考虑展览厅、排练厅等大空间用房的灵活性和综合利用,做到既方便又经济;创造舒适、优美的室内外空间环境;在考虑使用功能、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重视文化宫建筑的艺术造型,要研究地区的优良文化传统,创造出既有时代感,又有地方特色,形式新颖、素质高雅的文化建筑风格。闫雪不断强调,这是一个面对市民的公共建筑,新文化宫突出了为职工服务的特点,能满足职工教育培训、文艺演出、体育锻炼和休闲娱乐的需要。 回忆起当初参加设计方案竞标的过程,文化宫项目的总设计师闫雪告诉记者,对于这样一个关注度极高的公共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的设计团队对项目做了很多理性分析。根据地块、设计功能要求的设计指标,他们还做过一个相对保守的设计方案,对自己富有想像力的设计方案能最终胜出,闫雪和他的团队深切感受到了相关部门与单位对公共建筑理解的开放视野。 “山•水•船”的意象 文化宫项目的总设计师闫雪在谈到该建筑的设计思路时认为,万物构成了天地,也体现出天地。四川岷江的山与水,都江堰的治山理水的人文气质、历史与文化都在这自然的万物下铸造了四川人勤劳、富于创造力的性格特征。将这两个山与水的意象合在一起变构成了造型的空间设计。山—峡谷—船—帆,高耸、开阔、狭窄形成强烈对比,给人一种超空间式的体验和冲击力的视觉形象。不得不说,当你经过这座建筑时,不由被它充满张力、运动的状态所牵动。 文体办公楼寓意为山,坚实、简约的形体能很好地平衡电影城完整的大体量,且与已建成的体量高大的中国电信大楼形成了相互照应平衡的和谐关系。大块完整的立面过渡到顶层的玻璃幕墙,使体量更有城市尺度及标志性。建筑下部的几层贯通的空间使内外空间融合,充分体现出开放、容纳的原则。 电影娱乐城像一艘正乘风破浪的航船,寓意一帆风顺。水滴形的外形与城市周边关系契合,使城市转角地带有了自然的心理及视觉过渡。外置的月牙形电影大厅的峡谷造型增加了视觉的进深感,也增添了整个建筑的时尚感,同时使临街完整的电影娱乐城体量与城市关系有恰当的过渡,打破了其体量的单一性。 内街部分由彩色膜张拉结构形成帆的意象,使山向船有了自然活跃的过渡及寓意的完整表达,通过对形体的组合,给人一种超越性的空间体验,形成了力量、简约、标志性的时代形象。 “灰空间”:拓展建筑的界限 在设计上,文化宫的建筑设计利用了多个“灰空间”(意指色彩、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即通过半室内﹑半室外﹑半封闭﹑半开敞﹑半私密﹑半公共的空间。例如,在文化宫文体办公综合楼与电影娱乐城之间修建的一条步行街,上有膜张拉结构的遮阳体系,结合穿行的道路、绿化及叠水下沉式小广场,形成介乎室内及室外的活跃灰空间,提供了娱乐休闲及人气聚集、停留的地方。这种特质空间一定程度上抹去了建筑内外部的界限,使两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空间的连贯消除了内外空间的隔阂,给人一种自然有机的整体感觉。 一个超级文化宫 文化宫分为文体中心、办公教育中心、电影娱乐中心三大主体。新的文化宫将继续突出为广大职工服务的职能。功能设计在保留培训、川剧、电影、休闲茶园、文艺表演、体育健身等传统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游泳、篮球、特色酒吧等新的服务项目。在办公大楼内,还设有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法律援助中心、职业介绍所等。 文化宫一楼除展厅、服务大厅、办公大厅外,还有图书阅览、游泳馆、剧场和电影城大堂以及4个特色餐厅;二楼有排演厅、美容美发、图书阅览、茶座、特色酒吧、网吧等;上了三楼,有台球室、乒乓球馆和篮球、羽毛球馆,还有2个室外茶座、2个咖啡厅。在办公大楼内,设立了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法律援助中心、职业介绍所等设施,以及多个培训教室。新文化宫的所有设施都采用现代化的装修设备,集信息化、现代化和传统化于一体,能让各个层次的职工享受到不同层次需要的休闲娱乐服务。 成都文化宫的前世今生 成都市工人文化宫于1951年建成,位于提督街61号。原文化宫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老文化宫,是我市广大职工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的中心阵地,也是全省工人文化宫的排头兵,在全国各地文化宫中有较大影响。按照城市建设规划布局,在既满足市民需要,又满足文化宫长远发展的基础上,市政府决定对文化宫实行整体迁建,即将开放的新文化宫位于清江中路59号,总建筑面积5.6万余平方米。功能主体区分为文体活动中心、办公教育中心和电影娱乐休闲中心三大板块。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