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要改造,新城更要整体规划
近些年来,旧城改造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旧城改造的东风劲吹之下,全国各地的城市都已经是旧貌变了多次新颜了,有些地方的城市甚至于变得连长期居住的老市民都摸不着北。在老城变得越来越“年青”的当代,因一些单位各自为政的设计,致使旧城在天天改造,“新城”又在天天变老,居民却天天在跟着吃灰。无奈的市民因此呼吁一些城市管理者在改造旧城时,要从市民的宜居环境着想,先给想像中的“新城”来一个整体规划,然后再去着手改造旧城,还市民一个宁静的安居环境。 现实生活中,只要市民有时间上街去转一圈,随便错走到城市的哪一个旮旯,不是见到残垣断壁,就是见到用排笔写出来的血红色的“拆”字,再不就是见到用围墙圈起来的什么工地、什么开发区。好不容易碰到哪处建设起来了一个居民区,楼虽然是新的,可楼前楼后的地面不是被电信挖出一道沟,就是被供电系统掘几个大洞,再不就是被天然气管道在挖墙角。一个新建起来的小区,从当初拆迁时算起,没有个五至七年的时间是绝对难成为真正的新城区的。 而至于马路挖了建建了挖,那是每一个正在建设的城市用来“招待”市民的“家常便饭”,且每一次的改造,某些人总能说出不符合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等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有好些地方的老城,说老也就是那么二十多年的历史,一些马路、桥梁刚投入使用,跟在后面挖沟、掘洞的单位便蜂拥而来。建起来不久的楼房有碍市容整洁要重新改造,刚建起来的马路、桥梁就被“开膛破肚”,各城市的管理者都做什么去了?怎么就没有一个整体规划呢?一些城市都这样无休无止的“改造”下去,地球上的资源还能被浪费几年?这些发生在你我身边“割肉”似的浪费还只能算是一些城市小的决策失误,一些城市大决策的失误还在后头呢。 据10月27日消息,近日,位于杭州西湖边的原浙江大学湖滨校区地块概念性规划推出,香港嘉里集团旗下的“嘉里建设”将在此建设一个建筑群,其中酒店塔楼建筑最高处达85米,超过原浙大湖滨校区教学主楼72米的高度,写字楼高63米,两幢服务式公寓高60米。 大家应该还记得,今年元月份,当时设计使用寿命100年的杭州“西湖第一高楼”因太高而影响西湖的整体美观,建成后才仅仅使用13年便被爆破了。因“西湖第一高楼”各项数据都能证明该楼不是“烂尾楼”,广大网民朋友对该楼的爆破非常不满,但网友们再多的不满,杭州市民再怎么骂当权者是“败家子”,该栋楼还是在指定的时间内被爆破了。令人不解的是,原“西湖第一高楼”因高导致“夭折”,在原址上马上就要兴建起来的比原楼还要高出13米的“西湖新第一高楼”,怎么会不影响西湖的整体美观了?虽然杭州这次来搞个什么概念性规划方案征求意见展,并让市民对设计提出意见,但市民提意见有什么作用呢?地皮已卖了,“嘉里建设”的建设方案已陈列出了,有人肯去做花几十个亿却不能作主的生意吗?再说了,西湖爆破了一个“西湖第一高楼”,若不再建一座更高的高楼,西湖不是没有“西湖第一高楼”了?西湖没有了第一高楼,西湖拿什么去同其它有第一高楼的城市比纪录呢? 旧城改造没有一个整体规划,新城建设又要建造一个更多比纪录的高突破点,高楼大厦拆了建建了又拆,道路桥梁建了挖挖了又建,纳税人的钱什么时候才能用到点子上去?用纳税人的钱去开发“挖地球”的工作,地球还能被挖几天?改善人民生活及居住环境,对旧城进行改造本来是好事,但各地方的管理者们对所改造的区域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利国利民的好事也就变成了劳民伤财的坏事。笔者真诚的希望各地方的管理者们在计划要拆旧城或是要改造哪一个地域时,先给其想像中的“新城”来一个整体规划,免得做出一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来,免得做出一些被平常百姓骂的事情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