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行业聚焦 查看内容

广州帽峰山下的“皇宫”是如何建成的

2013-11-5 09:56|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8| 评论: 0

摘要: 在广州白云区帽峰山下狗眠地约50亩种植用途的地块上,居然出现了一个奢华仿古建筑群,当地人称之为皇宫园林。媒体记者在太和镇政府大院内就这一违建采访时,被不明身份男子殴打,时间长达半小时。该镇党委书记和主管 ...
在广州白云区帽峰山下狗眠地约50亩种植用途的地块上,居然出现了一个奢华仿古建筑群,当地人称之为“皇宫园林”。媒体记者在太和镇政府大院内就这一违建采访时,被不明身份男子殴打,时间长达半小时。该镇党委书记和主管国土及拆违工作的副镇长表示,经该镇相关部门查证,该仿古建筑群为“历史性违建”。

风景区建违建,这事经常见,比如说在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内,有开发商兴建、销售的别墅群,每平方米售价超过4万元,购买者还能拥有产权。但人家建违建似乎都相当低调,不像帽峰山下这个违建,不但其奢华程度令人惊诧—拥有完整的闽南民居四合院,也有皇城根下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四合院,院落均有雕梁画栋,园林内那些尚未开花的桂花树中,也有价值高达百万元的百年老树;而且在对付记者采访时,态度蛮横,想打就打,甚至在政府大院里也敢于动手。这样的“高调”很难不让人猜测,违建的主人可能有来头。

想想也是,能在帽峰山下建“皇宫”,而且就建在农用地上,这种能量恐怕非常人所为。可笑的是,违建所在地官员竟然创造了一个“历史性违建”的名词,为自己开脱责任。可是对于何谓“历史性违建”,为何不能及时查处,该官员又说不出所以然。若以此逻辑推论,那些已经建成的违建,谁没有个“历史”,难道都应该作为“历史文物”予以保护?我看这个官员也应该成为“历史”。

眼下违建成风,仅广州市最近曝光的违建事例,就有好几起:白云区查出楼高18层、违建面积达7万平方米的违建,在清拆顶层两层后就获得“转正”之机;荔湾区泮塘路一居民楼上出现了一个巨型“鸟笼屋”,屋主大言不惭称想将其建成西关文化地标……昨天,还有新闻说,诞生于亚运之前的绿道驿站,在三年时间里,部分已经变身为私人会所和茶艺馆,此事经曝光后,广州市园林局迅速做出整改,表示将撤除所有围蔽。私自将绿道驿站改建成私人会所,这算不算另一种形式的违建呢?

看来敢于建违建者,不只是有背景的人,一些政府部门也插手其中。那些违规的豪华办公楼、那些为官员量身定做的别墅,又何尝不是违章建筑?值得反思的是,普通百姓哪怕想建个小得不能再小的违建,立刻就会面临着被强拆的局面。可是面对那些有头有脸的违建,通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时干脆是“睁眼瞎”。像帽峰山下的“皇宫”,太和镇国土所相关负责人就表示“还没掌握该场所的具体信息”。真是怪了,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平地冒出来这么个豪华建筑,国土部门竟然连其信息都不掌握?

任由违建长成参天高楼,是监管之错;拆除违建“拖泥带水”,是执法软弱。别再让违建透支政府公信力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