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行业聚焦 查看内容

飞来峰石刻造像第三期保护工程2014年启动

2013-11-5 10:05|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9| 评论: 0

摘要: 在历经了2005年第一期、2012年第二期抢救性保护工程后,灵隐景区飞来峰石刻造像将迎来第三期保护工程。昨天,记者从灵隐管理处获悉,该处已经开始着手进行飞来峰石刻造像三期保护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预计,新一期保 ...
在历经了2005年第一期、2012年第二期抢救性保护工程后,灵隐景区飞来峰石刻造像将迎来第三期保护工程。昨天,记者从灵隐管理处获悉,该处已经开始着手进行飞来峰石刻造像三期保护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预计,新一期保护工程将在明年启动实施。

加固危岩疏水防渗 一二期保护工程效果不错

“前两期的保护工程实施后,效果还是很不错的。”灵隐管理处文物科科长王丽雅说,飞来峰石刻造像面临的最大的两个问题就是危岩和渗水。因为飞来峰山体是石灰岩岩质,危岩坍塌、裂缝渗水侵蚀、佛龛表面风化、植物侵蚀都可能会对造像造成不利影响,保护的复杂程度远远大于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雕像。没有开展保护工程前,碰到下雨天,佛龛外下大雨,佛龛内下小雨。遇到黄梅天,佛龛里就一直是湿漉漉的,干得很慢。而且,岩体松动的情况也比较严重。

一二期保护工程实施的主要办法是像“大禹治水”那样疏堵结合。

“堵”就是堵住从山体裂缝中流出来的水,缝补裂缝。将一些用特殊材料配成的黏合浆液灌进山体裂缝中,让水没办法进入到佛龛中。

“疏”则是在佛龛底部开凿若干细微的导水孔,让佛龛底部的水迅速流走,尽量不形成积水,缩短石刻泡在水里的时间。同时,在佛龛外围,对水流采用合理的引导,让水流绕路避开造像。

除了治水防渗,还要加固危岩。飞来峰上植物众多,而植物根系的生长,则会侵袭岩体,进而破坏造像。所以,在清理造像周边植物的同时,还采用支护、锚杆加固等工程方法,加固岩体。

保护工程实施后,因为渗水问题解决了,采取措施后的几龛造像,看起来明显“白净”,雨水过后,别的造像龛内还是湿漉漉的,完成保护工程的几十龛造像早就干干爽爽了。在实施保护工程后,经过专家数次检测,造像所处的岩体也很稳固,没有松动掉落的危险。

飞来峰造像保护工程将长期持续

“两期工程一共对龙泓洞区、一线天区、冷泉区、呼猿洞区的35龛造像进行了维护。”王丽雅说,其实,之前的两次保护规模都不是特别大,每次都是十几龛。接下来的第三期保护工程,规模也是差不多如此。

为什么不大规模地对造像进行保护?“首先,飞来峰石刻造像是非常珍贵的国宝级文物,每次开展的保护工程都是慎之又慎,慢工出细活。”王丽雅说,第二期保护工程虽然只有16龛造像,但是保护工作却花了200多天。此外,王丽雅表示,除了第二期的呼猿洞区域造像改造,位置隐蔽,游客一般不会走到。而冷泉溪一线,游客众多,修整保护工程的规模大了,对游客的游览质量肯定会大打折扣。“为了不影响游客的游览,保护工程的规模都不会很大。”王丽雅说,他们会在正在进行保护工程的造像外,挂上大幅的造像照片,让游客通过大幅照片来欣赏造像的风采。

几天前,灵隐管理处邀请了有关专家对剩余的造像进行了现场踏勘,对飞来峰造像剩余造像群情况进行了一次初探,同时重点对后期的保护工程进行科学的分区块规划。王丽雅说,保护工程从哪一龛佛像起,到哪一龛佛像结束,都是有讲究的。“要研究佛龛以及山体的地质水文情况才能决定。”

目前,相关设计单位正在编制保护规划,预计工程将于明年正式动工。

  目前,灵隐飞来峰石刻造像群在编造像共115龛,约390余尊,其中保存较为完好的有345尊,是浙江省目前为止最大的一处摩崖造像群,最早的造像已经有1000多岁了。王丽雅说,对飞来峰造像的保护工程会一直持续下去。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