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筑原样保留?人不安老房何以安
摘要: 历史建筑原样保留是一种脱离实际的浪漫主义规定。 历史建筑保护出现新问题。城中媒体报道说,有私人业主对挂文物保护的牌子产生抵触情绪,越秀区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认为,这是业主的权益观念增强的表现, ...
“历史建筑原样保留”是一种脱离实际的浪漫主义规定。 历史建筑保护出现新问题。城中媒体报道说,有私人业主对挂文物保护的牌子产生抵触情绪,越秀区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认为,这是业主的权益观念增强的表现,“他要是不同意挂,我们也不能硬挂,所以工作人员还得上门送点小礼品,跟业主说好话,得到业主的同意才挂。”这个问题值得探究探究。 有保留价值的历史建筑,业主之所以不愿意挂文物保护牌,原因有几种。有的业主认为自己有权不让挂;有的建筑有几个业主,筹好钱准备维修了,啪,房子被评为文物了,这意味着维修要报批,而且还规定多多,不能不让人没有脾气;还有建筑本来是想买来改做其他用途的,结果被评为文物,房子不能大动,买家与业主产生纠 纷了,业主对挂牌就格外抵触。情况各有各的特殊,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其实一句讲嗮,文物保护是公众之事,而被保护的房子是私产。 从道理上来说,既然是私产,产权人就该有处置权,业主想让它长成什么样子就可以长成什么样子。但从另一个道理来说,既然是文物就必须得到保护,而保护则理所当然包括被保护的建筑物不能随意改动结构和外观等等。道理都是硬道理,只是针锋对麦芒,不知道哪条道理该让路?事实上哪条道理都没有让路的理由。难怪文保部门要给业主送礼说好话,不来硬碰硬的,而是放下架子,平等协商。 其实挂牌不挂牌只是个形式而已。估计只要被纳入文物保护,那老房子的命运就从此确定了。哪怕业主不愿 意挂牌也要按照文物管理的规矩来办。我觉得按规矩办没错,问题是规矩要定得合情合理,不是越严越好。一般有资格做文物的建筑物年岁都比较大了,动辄就是百岁。百岁老屋需要修缮是绝对合理的事,老屋的设计当然是针对建造时的用家需求而来,但是百年过去,老屋的使用者对屋子的需求当然也是完全不一样了。绝对要求原料 原样原内部布局,恐怕是不切实际。我曾经听过一些老屋所有者的吐槽,老屋原来的一些用料是坤典木花阶砖, 现在去哪里找?找不到就不让修缮,老屋就只有烂掉一条路可以走了。假如规矩定得切合实际一些,比如说只要 外立面保证原样内部装修不能出现结构性的安全问题就行,相信会有更多的业主愿意挂牌,毕竟住在一间挂了牌 的文物级的老房子里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荣耀。 沙面有座老房子外观倒是保持了原样,但是里头已经彻底烂透风雨飘摇。估计以后的日子会是原样倒塌。真是令人痛心!历史建筑原样保留是一种脱离实际的浪漫主义规定。老房子之倒塌,通用的理由都是年久失修,但是年久失修的原因是什么却少有人探究。没人住的房子当然没人修缮,穷人住的老房子当然无力修缮。假如这房 子真的是老得有非保留不可的价值或者特别得有非保护不可的价值,政府为什么不能伸出援手?征收回购是一种 方式,修缮补贴是另一种方式。假如必须要保护起来的老房子只是指望私人业主的能力去保育,许许多多老房子 的命运可能也是迟早烂掉。假如广州最著名的老房子中山纪念堂是私产,估计也无法保育得好。金钱不是万能没 有钱万万不能这句话用在老房子保育上面再合适不过。 再换个角度说这件事情。今天有资格住在已经被确认有文物资格的老房子里面的业主,不是祖上荣耀就是当下发财,不奢谈社会责任也要讲究自己的颜面。说出我家的房子凭什么你挂牌这样的话也实在太失礼了。有话好好说,做人要厚道。这年头做政府也挺难,拆房子给人骂,保护房子还是要给人骂!其实,人不安,老房子何以 安?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