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通“立体城市”魔咒频现 关联官员纷纷落马
摘要: 过去4年里,“地产思想家”冯仑的“立体之城”项目可谓命途多舛,从其概念诞生至今,始终未能摆脱争议、质疑和屡战屡败的困境。 廊坊——成都——温州,立体城市始终未能落地,当初力挺这一项目的主要官员却纷 ...
过去4年里,“地产思想家”冯仑的“立体之城”项目可谓命途多舛,从其概念诞生至今,始终未能摆脱争议、质疑和屡战屡败的困境。 廊坊——成都——温州,立体城市始终未能落地,当初力挺这一项目的主要官员却纷纷落马。几经辗转,这个看上去很美的项目终于在冯的家乡西安西咸新区获得接纳。但项目能否“顺产”,眼下看来似乎仍存疑窦。 你是否相信:未来数年,在西部内陆城市西安和咸阳之间将崛起一座人口密度数倍于上海、北京和曼哈顿的“立体城市”? “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说。 在万通立体之城投资有限公司成立4年后,几经辗转,屡战屡败,窘于“立体城市”项目落地无期的冯仑似乎迎来了转机。 定向出让 业界吐槽 2013年4月15日,冯终于等来了这一刻——当天上午,北京万通集团旗下安通立体城市有限公司以1660万元摘得西咸新区总面积11680平方米(17.5亩)商业用地。 这一消息被此间媒体解读为立体城市“临盆”。 但这一消息引起了业界的强烈反弹。除了对约合90万元一亩的“白菜价”颇有微词外,业内分析认为,冯仑拍的的地块恰好与万通此前对外宣称的立体城市项目地一致,这使得这次交易被戏称为涉嫌量体裁衣式的“定向出让”。 深圳世联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罗守坤表示,近年来,定向出让在国内多个省份已遭禁止。这是因为尽管土地协议出让也属于土地有偿使用,但这并非是公开市场操作方式,无可避免地带来很多不公和利益输送。从本质上讲,也有违公平竞争原则。 此前的4月5日,在第十七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上,西咸立体城市项目更是成为西咸新区重点推介的1号项目,陕西省政府高层领导亦出席见证。当日,冯仑领衔发起成立了立体城市产业策略联盟。据报道,来自新加坡天鲜公司的立体农业、远大的快速建造与中建七局的基础设施施工,成为联盟的首批成员。 西咸立体城市位于西咸新区五大组团之一的秦汉新城。资料显示,项目总规划用地3.8平方公里,核心开发建设区1.57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500万平米,投资总额约300亿元,冯仑称,将在7年时间内,在此打造一个容纳7-15万常住人口的高密度城市。 在4月5日的立体城市产业策略联盟成立大会上,俨然盟主的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谈锋甚健。席间充满冯式语言特征的“妙语妙喻”:“立体城市是一个插线板,会基于统一规划、整体打造的原则,主辅产业会在这个插线板上有各自的位置。” 冯仑甚至已经为其立体城市配置了三个“插件”:分别与新加坡天鲜公司、中国建筑和远大可建科技公司分别在立体农业、基础设施和楼宇快速建造技术上展开合作。 据称,西咸立体城市的潜在合作伙伴还包括深度沟通中的华西医学院、梅奥诊所和三星物产等。 至此,冯仑对立体城市实现显得颇为自负:“规划、土地、财务等硬东西已经解决了,现在关心的是软东西,怎么借助政策迅速让产业和人群聚集起来,比如,怎么申请医疗业务牌照。” 辗转数城 屡遭难产 “可以将这比作大象怀孕,孕育期是长了点,但出生之后就长得快了。”经历漫长的4年等待煎熬和屡遭挫败的冯仑说。 冯所谓“孕期长了点”是指立体城市项目曾在廊坊、成都、温州等地屡遭败绩。 关于立体城市,最早的落地消息是在河北廊坊,其时,距万通立体之城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仅半年。 万通立体城市首次进入公众视线,是在2010年9月。万通宣布与河北廊坊市香河区达成协议,第一个立体城市将于2011年底前动工。但令人不解的是,时至今日,万通从未公开过项目的具体地址,廊坊市政府对于外界的咨询,也一直不置可否,三缄其口。 此后两年多,国内多家媒体记者遍访廊坊市及其下辖香河、三河、大厂等县市,试图一探究竟,均无功而返。接近廊坊市政府的知情人士告知,不用找了,项目只谈了个意向就黄了。 过去数年间,来自万通的公开资料统计,除廊坊外,万通还计划在成都双流、浙江温州等地兴建规模庞大的“立体城市”项目。加上西安项目,立体城市预计总面积达14.59平方公里。其中,仅成都双流项目、廊坊项目以及温州项目三项预计总投资即达1010亿元。但是到目前为止,上述项目无一兑现。 此前,冯仑的立体城市最接近成功的一次是在成都。相关报道显示,成都立体城市项目原计划占地5.8平方公里,其中包括1.3平方公里的城市核心区,面积达4.5平方公里的绿色田园产业带,预计可容纳10万人口。按照目前建设用地的相关规定,成都市政府显然没有权限批出这么大面积的单幅用地。最终,立体城市项目功亏一篑,黯然下马。2013年3月,成都立体城市基金传出转投西安项目并获万通证实,而成都项目总经理也匆匆去职。 2012年9月签约的温州永嘉三江立体城市项目,也被曝至今还处在蜗牛般爬行的前期过程中。 冯仑对于上述项目进展不力的公开解释是:受制于地方政府换届以及发展规划调整等不确定因素。业内人士分析,由于此前多个立体城市项目进展未如预期,西安项目能否按时开工,是万通翻身一战的关键。 关联官员 纷纷落马 冯仑言之凿凿:立体城市的出现,是中国城市化的必然现象,满足了当地城市发展转型需求。但巧合的是,立体城市项目在上述城市的上马与下马,多与当地主政者关系密切。 来自媒体的公开报道显示,2010年9月,万通立体城市项目宣布将落地廊坊香河县。“将在2平方公里土地上,打造一个建筑面积达600万至1000万平方米,平均高度400米,可容纳15万人口、3万个家庭的‘立体城市’”。其时的廊坊市香河县县长是张贵金。仅8个月后,张贵金即因涉土地违规案被撤职。 而立体城市在成都曾获得时任市委书记李春城的力挺。公诸报端的图片新闻显示,李曾多次对立体城市项目表示支持。2010年7月29日,李春城曾亲临“立体城市 未来中国”大型展览。“在成都发展世界田园城市的目标之下,春城书记对环保、低碳、节能的立体城市项目进行了细致深入的了解,并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次日的媒体上,冯仑与李附耳交谈的大幅画面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向外界释放了成都立体城市项目获得了“一把手”背书的信号。冯亦由此成功募集了18亿元的“立体之城发展基金”。 2011年底,北京万通立体之城投资有限公司与成都市双流县正式签署了“天府生态健康城”投资合作协议。但仅隔1年,已升任四川省委副书记的李春城因严重违纪被双规。 无独有偶,2012年9月,在新希望董事长刘永好牵线下,冯仑宣布在温州永嘉三江片区投资建设“立体城市”,在9月28日的签约仪式上,温州市委常委、秘书长吴开锋出席。今年4月2日,吴开锋因涉嫌违纪被双规免职。 立体城市项目落地城市主要官员相继去职或被双规,这一系列的“巧合”,让冯仑的这一项目被业界戏称为“立体城市魔咒”。 造福桑梓 另有玄机 而屡遭挫败的冯仑携立体城市转战西咸,似乎并未吸取走上层路线利弊参半的惨痛教训。 冯仑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似乎并不介意媒体将此举解读为“造福桑梓”。但据消息人士透露,冯与西咸新区某高层领导曾是大学校友,久有私谊,过从甚密,此外,因出任北京市陕西商会会长、秦商联合会名誉会长,冯与陕西政经各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公开资料显示:冯仑,1959年生于陕西。西北大学经济系77级学生,1982年毕业。似有巧合,生于1957年的西咸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军亦同时期就读于西北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有意思的是二人对这段同窗之谊讳莫如深,保持了高度“默契”。迄今唯一的公开回应来自王军在谈及他和冯仑、张维迎等业界闻人校友关系时如此感慨:“西北大学四年,七七、七八群体给了我们文化修养和命运转折。” 4月7日,在“西咸新区万通立体城市主题座谈会”上,西咸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军表示:“我们一定会尽全力支持这个项目,力争早日把这个项目呈现出来。” 这也许正是冯仑对西咸立体城市项目成竹在胸的原因所在。在廊坊项目告吹,成都项目下马,温州项目久拖未决之际,冯仑高调宣布进军西咸新区。 2013年3月18日,国内多家财经媒体传出冯仑在上海与立体之城发展基金的投资者沟通基金的后续处理事宜。旋即宣布这支发行规模为18亿元的基金转投西咸新区立体城市项目。此前,冯仑的立体之城发展基金由万通联手多家机构在2001年发行,但因项目落地无期,饱受质疑。 西咸新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咸阳两市建成区之间,规划区总面积882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建设用地272平方公里,由空港新城、沣东新城、秦汉新城、沣西新城、泾河新城五个组团构成。882平方公里相当于再造一个西安市。五个组团多处于城乡结合部,大片空间需要项目填充,立体城市的适时出现,似乎是“一拍即合”。 但在公诸报端的新闻背后,隐现的冯氏人脉亦耐人寻味。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