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路桥 查看内容

工程院院士:厦门可考虑建地铁 厦金台海底隧道可行

2007-11-7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84| 评论: 0

摘要: 人物名片 王梦恕(1938.12.24——)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河南省温县人。1964年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获硕士学位。铁道部隧道工程局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北京交大隧道及地下工程试验研究中心主任、博导教授 ...

人物名片


王梦恕(1938.12.24——)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河南省温县人。1964年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获硕士学位。铁道部隧道工程局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北京交大隧道及地下工程试验研究中心主任、博导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昨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王梦恕在海底隧道修建技术国际研讨会上把台湾海峡海底隧道列入未来可能会建设的国内海底隧道之一。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厦金台之间建海底隧道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虽然基于目前两岸现实,这条海底隧道何时摆上建设日程还是未知数,但作为一项技术探讨是有价值的,而且早研究比晚研究好。他还透露,包括厦门在内的福建与台湾之间要修海底隧道一定是条铁路隧道,也就是未来有可能的话,厦门人可以乘火车跨越海峡直接去台湾。


“厦门未来可考虑建地铁”

作为一个隧道专家,王梦恕认为厦门从长远考虑,建隧道优于建桥。他说,厦门经常面临台风天气,岸线资源丰富,土地资源宝贵。随着厦门经济进一步发展,主要交通工程应从地上转入地下。比如今后厦门岛要再建进出岛通道,现有西海域(海沧大桥所在海域)和北部海域(厦门大桥所在海域)都可以再建海底隧道。当然,由于海底隧道造价较高,这些要以经济实力和当时的交通需要做后盾。

除了修隧道,厦门建地铁也是个方向。王梦恕说,随着人口增多,土地资源日益减少,一个城市不可能无限向外拓展,只能朝立体化发展。比如日本已将地下100米空间全部规划完毕,计划再造10个日本国。厦门在未来城市发展上,可以考虑建地铁。

王梦恕说,从初步勘测看,厦门岛地下基本是坚硬的花岗岩,这对地下隧道施工比较有利。他说,当厦门人口发展到一定规模,市内交通也需要立体化,地铁应是不错的选择。


“台湾海峡适合挖海底隧道

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许多人都有一个梦想,要是修一座桥或一条隧道直通两岸,那该多好。王梦恕说,这个梦想从技术上是可行的。从台湾海峡的气候、环境以及地质条件来看,包括厦门在内的福建与台湾之间修海底隧道是较好的选择。

王梦恕透露,据台湾海峡相关地质探测资料,台湾海峡地质条件较好,基本全是花岗岩层,要开挖隧道技术上是可行的。两岸有关专家对海峡隧道初步讨论了北线、中线、南线三个方案。

据介绍,北线方案为福清—平潭岛—台湾新竹线,长约122公里,该线由福清半岛小山东—平潭娘宫跨海桥梁及平潭岛至台湾新竹海底隧道组成。中线方案为莆田笏石—南日岛—台湾苗栗,128公里;南线方案为厦门—金门—澎湖—嘉义,长约174公里。

对这3个方案的优劣,有关专家还在探讨比选。王梦恕还透露,由于海峡隧道长度超过100公里,如果建公路隧道不现实,因为隧道太长,不利于通风。按规定,隧道每6公里需建通风竖井一座,而在海底就不可能建通风竖井。因此,只选择建铁路隧道,也就是,这条隧道将来通火车。即使这样,也不影响人们开车,将来火车可像车客渡一样,将整部车连人装上火车,一起到达对岸。

王梦恕说,虽然现在讨论建海峡隧道为时过早,时机也不成熟,但隧道都是百年大事,讨论越早,将来技术越成熟。如英吉利海峡隧道,也是在进入实质性探讨30多年后,才开始建设的。

不过,厦门至金门隧道有否可能先行规划呢?王梦恕透露,目前这项工作正着手进行,当然就现状来看,也只是做先期规划而已。他有点遗憾地说,有关海峡隧道的规划设计可能要留给下一代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